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兴趣实验。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 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 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 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 可能是_______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甲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CO2气体,将包有Na2O2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得出结论,猜想1成立。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理由是__________。

图 1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2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 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 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 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 可能是_______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甲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CO2气体,将包有Na2O2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得出结论,猜想1成立。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理由是__________。

图 1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2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此实验不能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
(2)若仍要用此装置完成实验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则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应更换为_______,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更换后,步骤④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 | ① 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 气球鼓起 |
② 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
③ 将注射器3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瓶中液体变浑浊,气球无明显变化 | |
④ 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1)此实验不能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
(2)若仍要用此装置完成实验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则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应更换为_______,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更换后,步骤④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用以上药品和仪器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 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你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1)你认为用以上药品和仪器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 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你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 有热量放出 |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B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
C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
D |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 |
A.A | B.B | C.C | D.D |
5.
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尿素属于氮肥 ②尿素中C、O、N、H的原子个数比为1:1:1:2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④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7:22.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①尿素属于氮肥 ②尿素中C、O、N、H的原子个数比为1:1:1:2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④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7:22.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10.
向饱和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
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
C.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D.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称量5g氢氧化钠固体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
B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 |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C | 检验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 分别取两种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5.
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Fe2O3、CO2中的一种.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 B.乙一定是氧气 |
C.丙一定是氧化铁 | 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
5.选择题- (共18题)
16.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17.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21.1936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利亚一起访问苏联,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所看到的“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是指苏联( )
22.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25.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26.
小明的妈妈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斤20元,乙种药材每斤60斤,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斤.设买了甲种药材x斤,乙种药材y斤,你认为小明应该列出哪一个方程组求两种药材各买了多少斤?( )
27.
小明的妈妈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斤20元,乙种药材每斤60斤,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斤.设买了甲种药材x斤,乙种药材y斤,你认为小明应该列出哪一个方程组求两种药材各买了多少斤?( )
6.填空题- (共6题)
34.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 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碳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

(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3)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4) 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材料“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具有吸附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1) 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碳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

(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3)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4) 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材料“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具有吸附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
35.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延展性和 性。
(2)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3)铝质承载式车身结构逐渐替代钢制,一部分原因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 喷漆可以延缓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和水。
② 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时,及时将铁制品取出,进行后续处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回收再利用汽车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废铁粉中Fe2O3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延展性和 性。
(2)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3)铝质承载式车身结构逐渐替代钢制,一部分原因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 喷漆可以延缓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和水。
② 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时,及时将铁制品取出,进行后续处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回收再利用汽车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废铁粉中Fe2O3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6.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 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水是重要的溶剂。
① 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能用到的是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②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下,向盛有40g 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③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溶质的质量 (用“﹥、﹤、﹦”连接“a、b、c”),若继续降温至t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用“a、b、c”表示)。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 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水是重要的溶剂。
① 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能用到的是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②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下,向盛有40g 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③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溶质的质量 (用“﹥、﹤、﹦”连接“a、b、c”),若继续降温至t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用“a、b、c”表示)。

37.
海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2)深海鱼油因其具有增强记忆力、预防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神奇的功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其所含营养成分主要为六大营养素中的 。
(3)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 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① 过程中分离操作I的名称是 。
② 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 。
③ 在融熔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
单质,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2)深海鱼油因其具有增强记忆力、预防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神奇的功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其所含营养成分主要为六大营养素中的 。
(3)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 CaCl2 + Na2CO3
① 过程中分离操作I的名称是 。
② 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 。
③ 在融熔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
单质,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38.
A、B、C、D、E、F、G表示的是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7种物质均由H、C、O、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A、B为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为_____。C的一种主要用途是________。
(2)D和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G溶液分别与D、E、F溶液反应均可生成B和氯化钠。
① F属于_____(填 “酸”、“碱”、“盐”或“氧化物”)。
② 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③ 一定量的E与G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F溶液,无明显
现象。由此推断,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
(1)常温下A、B为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为_____。C的一种主要用途是________。
(2)D和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G溶液分别与D、E、F溶液反应均可生成B和氯化钠。
① F属于_____(填 “酸”、“碱”、“盐”或“氧化物”)。
② 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③ 一定量的E与G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F溶液,无明显
现象。由此推断,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