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民间流传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硝土中含有硝酸钙和氯化钠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如图所示:

(1)③⑤⑦均为操作X,该操作是 ;
(2)结合图,分析工艺流程中用加热蒸发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用冷却结晶法得到硝酸钾晶体的原因 .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
(4)用含硝酸钙为50%的硝土40kg与草木灰混合,按上述工艺流程,理论上能制取硝酸钾的质量是 kg(保留1位小数).
(5)溶液D可以重复使用的原因是 .

(1)③⑤⑦均为操作X,该操作是 ;
(2)结合图,分析工艺流程中用加热蒸发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用冷却结晶法得到硝酸钾晶体的原因 .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
(4)用含硝酸钙为50%的硝土40kg与草木灰混合,按上述工艺流程,理论上能制取硝酸钾的质量是 kg(保留1位小数).
(5)溶液D可以重复使用的原因是 .
2.单选题- (共5题)
2.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充分发生反应.经测定,容器内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生成乙与丁的质量比为21∶10
C. 甲反应后的质量为4g
D. 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A.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生成乙与丁的质量比为21∶10
C. 甲反应后的质量为4g
D. 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3.
达菲是抗击甲型H7N9流感的有效药物,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D. 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A. 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D. 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4.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③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③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①②③④ | B.只有①②③ | C.只有②③④ | D.只有①④ |
5.
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以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 B.生活生产中以原煤为原料 |
C.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 | D.汽车排放的尾气 |
3.选择题- (共3题)
7.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煤、石油、天然气,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能大量吸引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防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4.填空题- (共1题)
10.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 ① (填写元素名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 ②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其中有一种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其体积分数约为 ④ 。
(2)在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① 沼气的主要成分 ,②最常见的溶剂
③ 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④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
(2)在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① 沼气的主要成分 ,②最常见的溶剂
③ 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④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
5.实验题- (共1题)
11.
下列实验装置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装置(除A外)

Ⅰ:根据你的实验操作体会和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C与G或 组合成装置可制取干燥的氧气.
(2)选B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
(3)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从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应从G的 (填“左”或“右”)端通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C装置稍作改进可以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方法是
Ⅱ:根据你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研究,尝试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利用装置A,将甲酸(HCOOH)在浓硫酸的脱水作用下,制取CO,实验中为了使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常先对浓硫酸进行预热,再向浓硫酸中滴加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 H2O+CO↑(5)收集CO的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装置。
(6)你认为点燃CO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Ⅰ:根据你的实验操作体会和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C与G或 组合成装置可制取干燥的氧气.
(2)选B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
(3)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从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应从G的 (填“左”或“右”)端通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C装置稍作改进可以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方法是
Ⅱ:根据你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研究,尝试解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 |
实验室利用装置A,将甲酸(HCOOH)在浓硫酸的脱水作用下,制取CO,实验中为了使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常先对浓硫酸进行预热,再向浓硫酸中滴加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 H2O+CO↑(5)收集CO的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装置。
(6)你认为点燃CO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