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
(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 ;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 .
(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 ;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 .
2.单选题- (共5题)
2.
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化学老师要求同学们整理一下初中化学知识,下列整理的有关化学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化学之最 | B | 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
地壳中含量多的金属元素:Fe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空气中性质最稳定的物质:N2 | 2O:两个氧分子![]() O2:两个氧原子 | ||
C | 化学记录 | D | 物质及其应用 |
托盘天平称得食盐质量为3.62g 量筒量取9.26mL水 pH试纸测纯碱溶液pH为12.3 | 一氧化碳:工业上炼铁 食盐:医疗上配制0.9%的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面食发酵粉 |
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
4.
小江家是菜农,星期天小江到他家菜地里帮忙,他发现菜地里许多蔬菜出现了倒伏,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请你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帮他选出一种肥料,以解决他家蔬菜出现的两种症状,下列肥料应选( )
A.NH4Cl | B.CO(NH2)2 | C.KNO3 | D.KCl |
6.
运河之都——济宁市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你觉得下列措施中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 )
A.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
B.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 |
C.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 |
D.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 |
3.选择题- (共5题)
11.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 {#mathml#}{#/mathml#} 目的基因 {#mathml#}{#/mathml#} 与质粒DNA重组 {#mathml#}{#/mathml#} 导入乙细胞 {#mathml#}{#/mathml#} 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填空题- (共4题)
12.
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瑞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瑞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13.
2013年6月,我国拟用长征二号改进型火箭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物质A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2A= 3N2↑+2CO2↑+4H2O↑,则物质A的化学式为 ,物质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C1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IO(次氯酸)。若将锥形瓶中的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C1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IO(次氯酸)。若将锥形瓶中的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下图是几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砖坯和木材 石材和生石灰 钢筋和水泥
⑴图示的建筑材料中,肯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⑵生石灰购回后,需用水冲浸制成石灰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砖坯和木材 石材和生石灰 钢筋和水泥
⑴图示的建筑材料中,肯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⑵生石灰购回后,需用水冲浸制成石灰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6.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
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
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分析思考)
(1)请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2)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3”中现象不能证明烛芯内的金属一定是镁,因为 。
(3)针对以上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验证这种金属,
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
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 操作步骤 | 现象 | 结论 |
1 |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是银白色 | |
2 | |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
3 |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有红色物质析出 | 该金属一定是镁 |
(分析思考)
(1)请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2)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3”中现象不能证明烛芯内的金属一定是镁,因为 。
(3)针对以上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验证这种金属,
操作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