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3.
2011年5月1日起,国家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力度。酒中都含有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醇属于有机物 |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5:16 |
C.乙醇属于氧化物 | D.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
5.
下列叙述中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使用过的干电池直接丢入垃圾堆中 |
B.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 |
C.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盐酸 |
D.保险丝中的铅锑合金是利用了其熔点高的特性 |
6.
下列关于科学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
B.用洗洁精去除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
C.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发射超声波实现对月球车的控制 |
D.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所受的浮力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 |
7.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将a g甲和a g乙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升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升温至t2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不饱和 |
C.升温至t3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升温至t3 ℃时,甲溶液和乙溶液均不饱和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B.分子、原子、元素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D.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2.选择题- (共11题)
13. 2014年1月3日19:30,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在央视三套震撼亮相,刘欢、杨坤、周华健、蔡健雅四位音乐导师将挑选12支金曲收入各自制作的“原创专辑”.当晚来自云南丽江的歌手周三演唱的《一个歌手的情书》,以真情的流露和如同念白的演唱手法“唱哭”了几位导师,在微博上也引发网友热议.周三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blank#}1{#/blank#};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调成振动,目的是在{#blank#}2{#/blank#}处减弱噪声;我们可以感受当时周三唱歌时心情的失落和无奈,这说明声可以传递{#blank#}3{#/blank#}.
14. 2014年1月3日19:30,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在央视三套震撼亮相,刘欢、杨坤、周华健、蔡健雅四位音乐导师将挑选12支金曲收入各自制作的“原创专辑”.当晚来自云南丽江的歌手周三演唱的《一个歌手的情书》,以真情的流露和如同念白的演唱手法“唱哭”了几位导师,在微博上也引发网友热议.周三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blank#}1{#/blank#};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调成振动,目的是在{#blank#}2{#/blank#}处减弱噪声;我们可以感受当时周三唱歌时心情的失落和无奈,这说明声可以传递{#blank#}3{#/blank#}.
16.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6℃;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4℃.用这只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当它的示数为25℃时,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blank#}1{#/blank#}
17.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blank#}1{#/blank#}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blank#}2{#/blank#},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blank#}3{#/blank#}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blank#}4{#/blank#}.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blank#}5{#/blank#}(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18.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blank#}1{#/blank#}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blank#}2{#/blank#},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blank#}3{#/blank#}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blank#}4{#/blank#}.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blank#}5{#/blank#}(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19.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图所示,露珠的形成是{#blank#}1{#/blank#}现象,此过程{#blank#}2{#/blank#}(选填“吸热”或“放热”);中午露珠不见了是{#blank#}3{#/blank#}现象.
22.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blank#}1{#/blank#}(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要{#blank#}2{#/blank#}造成的.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仅改变拨动直尺的力度,塑料尺振动的{#blank#}1{#/blank#}改变,则声音的{#blank#}2{#/blank#}改变.(2)仅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塑料尺振动的{#blank#}3{#/blank#}改变,会使声音的{#blank#}4{#/blank#}发生改变.
3.填空题- (共5题)
24.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等初起火灾。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其灭火原理是 。
(2)亚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亚氯酸钠与盐酸可发生以下反应:5NaClO2+4HCl="5NaCl+4X" +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日常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可以用 (填实验名称)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等初起火灾。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其灭火原理是 。
(2)亚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亚氯酸钠与盐酸可发生以下反应:5NaClO2+4HCl="5NaCl+4X" +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日常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可以用 (填实验名称)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1)铝合金常用于制作自行车的车架,其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2)为防止自行车生锈,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

(2)为防止自行车生锈,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
26.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1)写出一个符合图中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应用: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杂质氯化铜,除杂质用到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是 。

(1)写出一个符合图中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应用: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杂质氯化铜,除杂质用到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是 。
28.
下图中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固体,C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C、D、E是非金属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G是含有钠元素的碱,写出固体G的一种用途 。
(2)D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①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常用于冶
金工业,请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生产中常用F处理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G是含有钠元素的碱,写出固体G的一种用途 。
(2)D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①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常用于冶
金工业,请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生产中常用F处理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题- (共1题)
29.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