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X ;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举一例说明);
(3)将A、C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 (填名称);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
⑤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 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选项 | 归类 | 物质(或元素) |
A | 可燃性气体 | 氢气、一氧化碳、氧气 |
B | 可溶性碱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
C | 放热的化学反应 | 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
D |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 | 碘、锌、硒、铁等 |
A. 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B. 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是指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 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描述的是石灰石碾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D. 成语“百炼成钢” 是指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A. Na2CO3、H2SO4、HCl、KNO3 B. CuSO4、KOH、NaCl、NaOH
C. Na2CO3、Na2SO4、BaCl2、HNO3 D. NaNO3、MgCl2、HCl、NaOH
A.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 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
C.X 只可能是CuCl2 | D.Y 可能是Na2SO4 |
A.70% | B.20% | C.40% | D.50% |
A.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
B. 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富集空气中的CO2,为合成甲醇提供CO2
B.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
C. 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加快CO2的逸出,以便及时为合成塔提供CO2
D. 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一定条件CH3OH+H2O
A. NaC1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1作食用盐
B. 玻璃钢、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制成汽车防冻液
D. 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A.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C. 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 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A. 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 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 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H3 | H2O | 通过浓硫酸,洗气 |
B | CO2 | CO | 通过NaOH溶液,洗气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KNO3固体 | KOH固体 | 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过滤 |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 (共26题)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机会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材料一: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一: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伦敦曾经“兴奋若狂”,众多英国商人把钢琴乃至吃西餐用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国来,在他们的梦想中:“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一双袜子,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
材料二: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列强的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一:对中华帝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方被几个欧洲强国控制的非常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材料二: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们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指中国)的巨大利益。
——材料一、二均据美国总统麦金莱的国会咨文(1898年12月)
材料三:对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均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1899年9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4.多选题- (共1题)

A.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 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 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 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5.填空题- (共4题)
Ⅰ.海水处理流程:

(1)写出生成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需要洗净,为证明是否洗净,可取洗涤液少量,向其
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A.Na2CO3溶液 | B.石灰水 | C.硝酸银溶液 |

Ⅱ.处理二氧化硫流程:
(3)上图中最终得到“NaCl”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5)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1.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 ;2. 2NaHCO3

3.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实验步骤
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实验前应先 ,然后,实验步骤是:
① 反复推拉注射器 ② 称量E、F的质量 ③ 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
应不再进行 ④ 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⑤ 再次称量E、F的质量。
(二)问题探究:
(2) E中的药品为 ,E的作用是 。C、F、G中装有碱石灰(生石灰与烧碱的固体混合物),则C的作用是 , F的作用是 。写出 F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若不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若没有G装置,则碳酸氢钠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下表是实验记录数据:
反应前 | 反应后 |
E的质量为100.0g | E的质量为102.25g |
F的质量为50.0g | F的质量为51.1g |
② 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g
③ 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中a:b:c= 。
6.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