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74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推断题(共2题)

1.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B、C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液态。化合物D的水溶液呈浅绿色。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X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举一例说明);
(3)将A、C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 (填名称);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 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5题)

3.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或元素)
A
可燃性气体
氢气、一氧化碳、氧气
B
可溶性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C
放热的化学反应
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D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
碘、锌、硒、铁等
 
4.
对成语、诗词的化学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A. 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B. 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是指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 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描述的是石灰石碾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D. 成语“百炼成钢” 是指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塑料老化B.海水晒盐C.汽油挥发D.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
6.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 Na2CO3、H2SO4、HCl、KNO3 B. CuSO4、KOH、NaCl、NaOH
C. Na2CO3、Na2SO4、BaCl2、HNO3 D. NaNO3、MgCl2、HCl、NaOH
7.
对于反应:X + 2 NaOH ="=" 2 Y + Cu(OH)2↓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 只可能是CuCl2 D.Y 可能是Na2SO4
8.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70%B.20%C.40%D.50%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
B. 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0.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K2CO3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资料:① 吸收池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②2KHCO3K2CO3+H2O+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富集空气中的CO2,为合成甲醇提供CO2
B.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
C. 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加快CO2的逸出,以便及时为合成塔提供CO2
D. 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一定条件CH3OH+H2O
11.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酒精可用来勾兑饮用酒     B. 加碘食盐可用来防治碘缺乏病
C. 铝和铜可用来制作导线   D. 可用聚氯乙烯塑料作保鲜膜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1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1作食用盐
B. 玻璃钢、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制成汽车防冻液
D. 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13.
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C. 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 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14.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醋酸除水垢 B. 用纯碱洗去油污
C. 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   D.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绵线
15.
如图是A、B、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 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 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H3
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B
CO2
CO
通过NaOH溶液,洗气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KNO3固体
KOH固体
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共26题)

18.1900年,八国联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20.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机会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21.《后汉书·党锢尹勋传》记载:“家世衣冠,伯父睦,为司徒;兄颂,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该现象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22.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23.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24.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据此推断元代行省制
25.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据此推断元代行省制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7.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伦敦曾经“兴奋若狂”,众多英国商人把钢琴乃至吃西餐用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国来,在他们的梦想中:“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一双袜子,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

材料二: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29.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30.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31.“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它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列强的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重大历史事件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中华帝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方被几个欧洲强国控制的非常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材料二: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们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指中国)的巨大利益。

——材料一、二均据美国总统麦金莱的国会咨文(1898年12月)

材料三:对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均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1899年9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33.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
34.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
35.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
3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37.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38.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39.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40.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
41.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
42.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43.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4.多选题(共1题)

44.
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 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 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 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5.填空题(共4题)

45.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 ② 3个三氧化硫分子  
③ 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 。④ 铵根离子
46.
利用海水(含氯化钠、氯化镁)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如下:
Ⅰ.海水处理流程:

(1)写出生成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需要洗净,为证明是否洗净,可取洗涤液少量,向其
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A.Na2CO3溶液B.石灰水C.硝酸银溶液

Ⅱ.处理二氧化硫流程:
(3)上图中最终得到“NaCl”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5)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7.
根据右图回答:

(1)该图能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请你提出一条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48.
我国青海湖采集的天然碱样品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最简整数比)。小红同学为测定其组成,称取该天然碱样品16.6g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1.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 ;2. 2NaHCO3 Na2CO3 +CO2 ↑ +H2O
3.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实验步骤
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实验前应先 ,然后,实验步骤是:
① 反复推拉注射器   ② 称量E、F的质量   ③ 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
应不再进行  ④ 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⑤ 再次称量E、F的质量。
(二)问题探究:
(2) E中的药品为 ,E的作用是 。C、F、G中装有碱石灰(生石灰与烧碱的固体混合物),则C的作用是  , F的作用是 。写出 F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若不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若没有G装置,则碳酸氢钠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下表是实验记录数据:
反应前
反应后
E的质量为100.0g
E的质量为102.25g
F的质量为50.0g
F的质量为51.1g
则: ①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② 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g
③ 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中a:b:c=

6.实验题(共1题)

49.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用A、D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为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时,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这样做的好处是     
(4)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甲烷。该实验可选用的发生装
置是 ,气体的收集装置可选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