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云南省曲靖市初中学业水平检测模拟三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7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4

1.流程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
实验 1 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图 12 所示。

(1)操作 1 和操作 2 的名称都是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己知滤液 1 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 1 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____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右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__________。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粉末。
没有气泡产生。
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产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1)天然气、沼气和煤矿瓦斯气主要成分都是 (填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避免煤矿中瓦斯爆炸灾难事故发生,请你任写一条生产中应采取的可行措施
(2)水蒸气与炽热的炭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3)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4.单选题(共7题)

4.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液氧
B
纯碱
C
食醋
D

 
A.AB.BC.CD.D
5.
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镁和锌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活性炭和氧化铜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 A B. B
A.C D. D
6.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可行的是()
A.用碎鸡蛋壳和食醋制取少量CO2B.用点燃的蜡烛去除房间里的烟味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7.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B.铝是不活泼金属,所以铝制器具不易锈蚀
C.可用甲醛溶液泡发海产品D.可用纯碱替代洗洁净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8.
化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主题的知识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主题
知识与应用
A
化学与生活
防治骨质疏松——服用钙片
B
化学与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太阳能、氢能
C
化学与环境
减少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
化学与安全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A.AB.BC.CD.D
9.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乙醇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10.
安全无小事,万一发生事故时应冷静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排气
B.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C.白磷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D.眼中不小心溅入NaOH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中和

5.选择题(共6题)

11.下面控制系统中,属于闭环控制的有:(   )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和“家书”在古时侯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现在人们更多地用QQ、E-mail传递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3.下列选项中是客户端脚本语言的是(   )
14.对微软公司的“黑屏”事件,人们的观点褒贬不一,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   )
15.以前,红绿灯的时间都是事先设定,一定时段内固定不变,难以适应车流的变化。目前,有些城市已开通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样红绿灯的分配时间随时依据车流量而改变,因此,通行能力有望提高20% 。系统中的智能化“电子警察”与过去相比有两大变化,一是传输快,现在,前端设备只要一拍到照片,就可通过光纤网或无线网络实时传到数据库。二是功能多,以前只能拍摄闯红灯,现在违法变道、乱停放等所有违法行为都能抓拍。现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SCATS区域控制系统,可以依据检测到的车流量变化而自动随时配时,从而避免了路口空闲的现象。
16.

There are six students in this group.    (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students{#blank#}3{#/blank#} {#blank#}4{#/blank#}in this group?

6.填空题(共2题)

17.
(1)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①A是氢气或甲烷的燃烧实验,点燃前必须
②B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③C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④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18.
现有C、H、O、Ca、S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2)能导致酸雨的气体是
(3)能代替车用汽油的环保燃料是 (4)难溶于水的盐是  

7.实验题(共1题)

19.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4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A、B、C溶液分别是      ________、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酞除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