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71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7/23

1.流程题(共1题)

1.
(8分)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己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溶液A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2.计算题(共1题)

2.
取10g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18题)

3.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酒香扑鼻B.火药爆炸C.干冰升华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4.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在1g 20℃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饱和溶液
D.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5.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B.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电解水获得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6.
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7.
化学符号与符号的意义表示正确的是.
A. 2CO2——2个二氧化碳    B. CaOH——氢氧化钙
C. 2O——2个氧原子 D. NH4Cl——氯化氨
8.
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
9.
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I、II、Ⅲ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
C.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D.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0.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11.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可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常温下)的一组是
A.细铁丝和红磷B.木炭和硫粉C.氢气和木炭D.木炭和一氧化碳
12.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索契冬奥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速滑冰刀可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A.铁B.碳C.铜D.铝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B.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D.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14.
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B.碳酸钙受热分解
C.镁条溶于盐酸D.浓硫酸与水混合
1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16.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c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
17.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A.食用油
B.蔗糖
C.鸡蛋
D.西红柿
18.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B.教科书循环使用
C.讲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1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
A.FeCl3NaCl Ba(OH)2B.KCl HCl NNO3
C.Na2SO4HCl H2SO4D.CuCl2NaNO3K2SO4
20.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B.NO3C.AgD.Ba2

4.选择题(共12题)

21.在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2.在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3.叮铃铃,闹钟响了,远远应该做些什么呢?(    )
24.下课了,做游戏时要遵守规则。
25.下课了,做游戏时要遵守规则。
26.小亮和小伙伴在楼梯间追逐。
27.小亮和小伙伴在楼梯间追逐。
28.青蛙用{#blank#}1{#/blank#}的方法来过冬,大雁用{#blank#}2{#/blank#}的方法来过冬。

A、穿“皮袄” B、迁徙 C、冬眠

29.新年见到朋友家人应该说什么(    )
30.分别时要说你好。
31.在教室里,我们不能随便扔垃圾。
32.在教室里,我们不能随便扔垃圾。

5.填空题(共4题)

33.
(7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各种材料。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化学式):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2)下列物质所选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聚乙烯塑料袋B.不锈钢刀C.陶瓷D.铝合金门窗
(3)①成语“百炼成钢”是指灼热的生铁经反复捶打转变为钢的过程,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高炉是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写出高炉内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34.
(7分)大气和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  ;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2)下列物质溶于足量的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 B.二氧化碳 C.胆矾 D.硝酸钾
(3)某学生过滤混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滤纸破损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C.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 D.仪器不干净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
(8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为  ;②为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有  (填字母代号),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  
(3)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  g,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  mL。
36.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铜片伸入硝酸银溶液中:  ,该反应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碳酸氢铵常温下易分解: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完全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原来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