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实验室有一瓶含有硫酸的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洁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6.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56.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掉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66.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
2.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
B.用图2所示的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
D.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
7.
(2015秋•青岛校级月考)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
B.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有五种物质 |
C.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
D.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
8.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A | B | C | D |
![]() | ![]() | ![]() | ![]() |
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 | 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 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
A.A | B.B | C.C | D.D |
9.
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A.三次吃点心后 | B.早、午、晚餐前 |
C.早餐、午餐、晚睡前 | D.早、午、晚餐后 |
10.
(2015秋•青岛校级月考)“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
B.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 |
C.提倡使用太阳能 |
D.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试剂 |
A |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燃着的木条 |
B |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 水 |
C |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稀盐酸 |
D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镁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4题)
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____;③三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④五个亚铁离子________.
(2)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____;③三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④五个亚铁离子________.
(2)在符号“

16.
(2015秋•青岛校级月考)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2)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硫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 等因素影响.
(3)在食品行业中常用“纳米α铁粉”作保鲜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即铁粉与包装袋内的 和 反应,从而达到干燥保鲜的效果,因此“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A.黄金饰品 | B.铁锅 | C.铜导线 | D.不锈钢手术刀 |
(3)在食品行业中常用“纳米α铁粉”作保鲜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即铁粉与包装袋内的 和 反应,从而达到干燥保鲜的效果,因此“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
17.
(2015秋•青岛校级月考)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保证实验安全,应预先在集气瓶内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利用红磷燃烧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3)C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保证实验安全,应预先在集气瓶内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利用红磷燃烧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3)C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
(2012•徐州)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b是 .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D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 (回答两条即可).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b是 .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D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 (回答两条即可).
5.实验题- (共1题)
19.
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1)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3)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方案进行实验,既有明显现象又能达到实验目的,所选的药品可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1)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3)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方案进行实验,既有明显现象又能达到实验目的,所选的药品可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