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67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8/15

1.推断题(共1题)

1.
(6分)某工厂废料中含有铜、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如下流程进行反应,请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A、C、D、E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3)蓝色溶液B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料的成分是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马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程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宫猜想:溶质有NaCl、HCl
小尚猜想:溶质有NaCl NaOH
(1)老师认为小马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方案设计)小程和小宫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验证各自的猜想。
实验设计者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结论
小程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取反映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所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
pH=7
小程猜想正确
小宫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小宫猜想正确
 
(方案评价)(2)两位同学中 的方案正确。
(方案反思)(3)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 都正确,不作答)。
(拓展研究)(4)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尚的猜想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结论
 
 
小尚猜想正确
 

3.选择题(共3题)

3.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数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    )

①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②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的真伪

③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俗话说“多吃杂粮,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粗粮杂粮的好处。但过量进食粗粮杂食,尤其是芹菜、地瓜、南瓜等高纤维食物,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这表明(    )

①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的功能

5.2017年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改革经历了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④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单选题(共7题)

6.
在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7.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2 N2B.AgC.HD.Mg2+
8.
把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金属与盐不反应, “√”表示金属与盐能反应。
金属 溶液
Z的盐溶液
M的盐溶液
X


Y


 
上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M、X、YB.M、X、Z、YC.Z、X、M、YD.Z、Y、X、M
9.
2014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自来水
10.
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是的()
A.碘酒B.澄清的石灰水C.生理盐水D.酒精
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析出甲最多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12.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右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5.填空题(共2题)

13.
(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活性炭B.天然气C.熟石灰D.氮气 E.小苏打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2)常用作燃料
(3)用作食品保护气 ; (4)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5)用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6)上述物质物质在使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至少填2种);
14.
人体中的元素主要来自各种食物,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维持各元素的相对平衡。钙元素可以通过蛋黄、骨汤等食物被人体摄入,它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下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2)老年人缺钙易导致    (填字母)
A.贫血症B.骨质疏松症C.甲状腺肿大
(3)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4)羟基磷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5)下图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6.实验题(共1题)

15.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①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②CO2的制取和收集;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3)在第一步操作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______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