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66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9/3

1.单选题(共11题)

1.
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C14H12O3),下列关于白藜芦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是有机化合物B.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白藜芦醇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D.白藜芦醇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2.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3.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H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 2Cu:表示两个铜元素
C. :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O 2- :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4.
小明同学参加盐城市2014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来到实验室,发现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他抽到的实验考签是
A.AB.BC.CD.D
5.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可能含有锌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C.滤液中可能只有一种溶质D.滤液中一定有Zn2+  Cu2+  Ag+
6.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
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
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8.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氢气
氯化氢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C


加入硫酸锌溶液,过滤
D
氧化钙
石灰石
高温煅烧
 
A.AB.BC.CD.D
9.
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要求用下列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0.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B.羊毛衫和化纤布料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C.自行车清洗后晒干并涂油,目的是防止生锈
D.用石灰乳粉墙日久变白变硬,是因为水分蒸发留下固体氢氧化钙的缘故
11.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盐城”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爱护草坪,爱护花木B.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
C.上学多骑自行车,少用私家车D.就地垃圾焚烧,不影响市容市貌

2.选择题(共9题)

12.18÷6×5这个算式,先算{#blank#}1{#/blank#}法,再算{#blank#}2{#/blank#}法,结果是{#blank#}3{#/blank#}。
13.

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14.

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15.32+3×6,计算这个算式时,应先算(   )。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7.算式8×7-5的差是{#blank#}1{#/blank#},要使算式等于16,应该列式为{#blank#}2{#/blank#}。
18. 45比3个6多{#blank#}1{#/blank#},20与6的差再除以2得{#blank#}2{#/blank#}。
19.课内背诵篇目名句默写
20.别让“+”、“-”、“×”、“÷”走错家。

54{#blank#}1{#/blank#}(6{#blank#}2{#/blank#}3)=6 81{#blank#}3{#/blank#}9{#blank#}4{#/blank#}4=36

78{#blank#}5{#/blank#}(28{#blank#}6{#/blank#}30)=20    (28{#blank#}7{#/blank#}17){#blank#}8{#/blank#} 9=5

3.填空题(共1题)

21.
(6分)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相应的字母填空。
A.甲烷B.干冰C.硝酸钾D.不锈钢 E.小苏打 F.聚乙烯塑料
(1)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 (2)一种金属材料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   (4)治疗胃酸过多___,
(5)用作复合肥是____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

4.实验题(共3题)

22.
盐城濒临黄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1)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将粗盐进行提纯的实验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晒盐得到粗盐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_
②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是     
③步骤Ⅳ加热蒸发时,待 时停止加热。
④为了除去溶液A中的可溶性杂质,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Na2C03、NaOH、BaCl2 , 写出步骤Ⅲ中加入适量盐酸时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顺序不当,将导致得不到纯净的NaCl,下列加入试剂顺序不当的是
A Na2C03、NaOH、BaCl2 B BaCl2、NaOH 、Na2C03
C NaOH、BaCl2、Na2C03 D.Na2C03、BaCl2 、NaOH
A.BaCl2、Na2C03、NaOH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面提纯的氯化钠,配置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
①他应称取氯化钠质量是  g ,量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好是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②称量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左,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增加砝码 B.减少药品 C.减少砝码    D.增加药品
③实验中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造成的可能原因有__    _;(不少于两点)
23.
油条是人们喜欢的早点,中国油条的传统加工配方是用明矾(KAl(SO42)作为膨松剂,明矾常引起铝残留影响人体健康问题,现在的膨松剂常用臭粉(碳酸氢铵)、小苏打。
(1)油条中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和
(2)“铝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中的铝是指    (选填“原子”或“元素”或“单质”)
(3)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铵、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 2NaHCO3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②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浓硫酸可用于吸收氨气。
③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作干燥剂,和二氧化碳反应,不与氨气反应。
实验I: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点燃酒精灯。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红色石蕊试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

继续充分
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为    (写出化学式)。
实验II:探究产生气体的量
①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为足量)。

将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 。实验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 (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若没有装置A,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测定氨气的质量:将上图装置中 (填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为对调。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盛有浓硫酸的试管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若该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36g,则同时共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有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24.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控制该反应速率,可将标号①仪器换成___________。
(4)若将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端通入(填“a”或“b”)。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在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