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莒县南四校联盟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二)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66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溶液和空气中的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盛有2 m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3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
酚酞溶液浓度/%
浑浊程度ZXXK]
5
大量浑浊物
2
少量浑浊物

无浑浊物
 
(解释与结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
 
加入的试剂
测得数据
方法1
足量BaCl2溶液
BaCO3沉淀1.97g
方法2
足量稀硫酸
CO2气体0.44g
 
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3.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B.2H+C.H2OD.2H2
4.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是指
A.钙元素B.钙原子C.钙单质D.钙离子
5.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B.纳米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
C.纳米与普通的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D.制备纳米的反应:
6.
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7.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AB.BC.CD.D
8.
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A.Zn B. Al C. Ag D. Fe
9.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填空题(共5题)

10.
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
11.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均已关闭。
内容
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

Ⅰ.打开,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Ⅱ.在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
Ⅰ.A(容积35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15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
Ⅱ.打开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关闭,打开,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左侧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12.
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
(2)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
(3)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做完家务,他用Vc泡腾片冲了一杯饮料。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C()   B.柠檬酸() C.碳酸氢钠(
13.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4)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均关闭),打开,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______。
14.
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__.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__.

5.实验题(共1题)

15.
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如图 F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