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6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1/7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
B.O2有氧化性,H2有可燃性
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D.金属能导电,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3.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B. 化学反应中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C. 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 D. 化学反应中一定会伴随着一些现象
4.
某瓶中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欲除去氧气而得到纯净的氮气可选用
A.木炭B.铁丝C.红磷D.蜡烛
5.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2.选择题(共8题)

7.计算

311÷911×14 ={#blank#}1{#/blank#}

8.计算

311÷911×14 ={#blank#}1{#/blank#}

9.计算,注意使用简便方法.

[56(1213)]÷49 ={#blank#}1{#/blank#}

10.计算,注意使用简便方法.

[56(1213)]÷49 ={#blank#}1{#/blank#}

11.﹣8的倒数是(   )
12.﹣8的倒数是(   )
13.关于x的不等式 {2(x1)>4ax<0  的解集为x>3,那么a的取值范围为(   )
14.已知某新型感冒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823米,将0.0000008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填空题(共4题)

15.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黑色固体B在A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常坐灯泡的填充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燃着的B放入D中很快熄灭。则:
(1)四种物质的名称:A  ;B  ;C   ;D  
(2)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6.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②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④夏天仓库堆放的碳铵不翼而飞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用序号填空)
17.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铁元素  ②水   ③二氧化硫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⑤氨气     
⑥碱式碳酸铜是由     元素组成。
18.
(19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 实验室制取CO2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符号
表达式是
(3)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若用C    
装置收集O2,要判断O2是否集满,可将 ,(填一操作)
若看到  现象,则标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方法来制取氧气,细心的同学发现试管的导管口缺少了
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
若同时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先将
,否则水槽内的冷水会倒流,试管破裂。
(5)将B装置改成下图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一改进的主要目的是____(选填序号);

A.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使破损的小试管得到利用
C.生成更多的CO2
(6)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来制取乙炔。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乙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若用下图装置收集乙炔(瓶内预先装满水),乙炔应从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