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6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4/29

1.推断题(共1题)

1.
小红同学用A—E五种常见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游戏规则要求下图中实线相连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虚线相连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A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的溶液为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B与E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简答题(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实验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步骤1:水槽中放有一定量热水,水面下a处放一小块白磷,此时观察到白磷不燃烧。
步骤2:在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此时观察到甲中水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实验2)浓盐酸的性质
步骤1:a处放一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乙中放入浓盐酸,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此时观察到试纸变为红色。说明浓盐酸具有的性质为
步骤2:将试纸取出,立即向水槽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观察到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3.计算题(共1题)

3.
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其它成份忽略不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水垢中CaCO3的含量,取10g水垢样品,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
(2)该水垢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熔化B.升华C.爆炸D.燃烧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6.
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用干电池、灯泡、导线、6B铅笔芯等验证石墨可以导电
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NaOH〔Ca(OH)2〕— 加入氯化钙溶液
C.CaCO3固体〔CaO固体〕— 高温煅烧
D.Cu粉〔Fe屑〕— 磁铁分离
8.
对于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B.图乙中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图丙中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
D.图丁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9.
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表述不相符的是
A.Fe2+— 铁离子
B.2H— 2个氢原子
C.—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MgO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0.
向一定质量AgNO3溶液中加入Cu,溶液质量与加入Cu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b点对应固体只有Ag
C.b~c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AgNO3
D.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仅为Cu (NO3)2

5.填空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是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可作为电池负极,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电池正极。电池总反应为:Zn + 2MnO2+H2O =" ZnO" +2MnO(OH)。

(1)该电池工作时电流从   。(选填字母:“
A.从镀Zn一侧流出到镀MnO2一侧”或“B.从镀MnO2一侧流出到镀Zn一侧”)
(2)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   。(选填“升高”或“降低”)
(3)电池中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起 作用。
12.
香槟酒含有大量由糖分分解成的酒精和碳酸。如图是打开香槟酒一瞬间的情景。

(1)瓶口冒“白气”说明瓶内气体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2)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气泡在瓶内不断地向上升起,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______影响,该气体经检验为CO2,请写出实验室中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     
13.
早餐对我们的健康特别重要,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早餐食谱有:牛奶、鸡蛋、馒头等,其中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牛奶中含钙丰富,青少年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3)妈妈发面蒸馒头时要加入纯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__;
(4)判断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 检验,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5)饭后洗碗碟上的油污通常用到洗涤剂,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火龙生字”创新实验,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呈现出“火”字的黑色痕迹(见下图)。现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不可燃烧,但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 丁:氢气;
丙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氮,理由是 ;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氢气,他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丙同学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