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实验结束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氢氧化钙和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 。
(2)探究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OH)2和CaCl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 。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若 ,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二:另取烧杯内的少量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若 ,说明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实验三: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不能说明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③实验室欲中和100g 7.3% 的盐酸,至少需要多少克熟石灰?
(1)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氢氧化钙和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 。
(2)探究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OH)2和CaCl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 。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若 ,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二:另取烧杯内的少量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若 ,说明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实验三: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不能说明猜想三正确。
|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③实验室欲中和100g 7.3% 的盐酸,至少需要多少克熟石灰?
2.简答题- (共2题)
2.
(4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可以用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稀硫酸可以除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由这种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乙醇可以用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稀硫酸可以除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由这种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单选题- (共10题)
4.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O + H2 O![]() |
B.Cl2+ H2O![]() |
C.2NaHCO3![]() |
D.CuO + 2HCl![]() |
5.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的推理,结论合理的是
| 事实 | 结论 |
A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 |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
B | 白磷和红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 | 白磷和红磷属于同一种物质 |
C | H2O和C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却能够使石蕊变红 | CO2与H2O发生了化学反应 |
D | Al制品的耐腐蚀性比Cu制品强 | Al的活泼性小于铜 |
A.A | B.B | C.C | D.D |
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C6H12O6) |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
7.
下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y =3
B.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D. X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

A. y =3
B.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D. X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
8.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B.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
D.氧气、白磷、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11.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 —— 实质是H+ 和OH— 结合生成了H2O |
D.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 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5题)
15.
氯碱工业中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X + 2H2O
2NaOH + H2↑ + Cl2↑,则X 的化学式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符号是 。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则HAuCl4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是 。

16.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7.
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1)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是因为人体缺少 元素造成的。
(2)可以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分别用棉球蘸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是因为人体缺少 元素造成的。
(2)可以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分别用棉球蘸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8.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酸中,下图合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一种试剂既可以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又可以除去变质生成的杂质,这种试剂可以是(用化学式表示) 。

(2)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一种试剂既可以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又可以除去变质生成的杂质,这种试剂可以是(用化学式表示) 。
19.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为氧化物,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则:

(1)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类型

(1)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类型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