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1)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氮气(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 一个木糖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 一个木糖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
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许多不使用煤气做燃料的家庭也发生了“煤气中毒”事件?
(3)为防止“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请你给居民一条建议
(1)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许多不使用煤气做燃料的家庭也发生了“煤气中毒”事件?
(3)为防止“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请你给居民一条建议
2.推断题- (共1题)
3.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则可将它们鉴别出来.
①分别取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C和D混合时有明显现象.
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过量时,有明显变化.
③取②所得的加有过量A的混合溶液,滴加C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现象,写出A、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 D ________。
①分别取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C和D混合时有明显现象.
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过量时,有明显变化.
③取②所得的加有过量A的混合溶液,滴加C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现象,写出A、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 D 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4.
为了测定某黄铜(合金)中铜锌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液:将4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9.8%的稀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质量是Xg.依题意列出计算X的方程或算式(不要求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26g上述合金粉末,向其中滴入上述配好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晾干称量得19.5g,求
① 26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② 求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1)配制溶液:将4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9.8%的稀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质量是Xg.依题意列出计算X的方程或算式(不要求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26g上述合金粉末,向其中滴入上述配好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晾干称量得19.5g,求
① 26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② 求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4.单选题- (共15题)
6.
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甲.2Na+Cl2点燃2NaCl
乙.2Mg+CO2点燃2MgO+C
并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乙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甲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甲.2Na+Cl2点燃2NaCl
乙.2Mg+CO2点燃2MgO+C
并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乙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甲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④ | B.只有①④ | C.只有①③④ | D.只有②③ |
7.
下列实验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B.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瓶口有白烟生成。 |
C.欲称量锌粒与烧杯中稀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D.用导管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蕊变红;加热,溶液又变成紫色。 |
13.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在空气中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稳定 |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 |
C.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
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
15.
要除去下列( )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A.CaO(CaCO3)加稀盐酸 | B.Na2CO3(NaOH)通入适量CO2 |
C.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 D.Cu(Zn)加稀盐酸 |
18.
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CaCl2溶液、K2CO3溶液、AgNO3溶液中的某一种。按照表中所述进行的实验和结论推出“丙+丁”的实验现象是(已知Ag2CO3难溶于水)
溶液间进行的反应 | 甲+丙 | 甲+乙 | 乙+丁 | 丙+丁 |
实验现象 | 有气体产生 | 有沉淀产生 | 有沉淀产生 | |
A.一定有气体 | B.一定有沉淀 |
C.可能有反应但无现象 | D.可能没有反应 |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1题)
21.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
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D.取d点的固体有2种 |
7.填空题- (共6题)
22.
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
(2)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钠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3)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一般必须都是可溶的.请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OH和Ba(OH)2是两种可溶性碱,其溶液均为无色.请写出三种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的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 。

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
(2)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钠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3)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一般必须都是可溶的.请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OH和Ba(OH)2是两种可溶性碱,其溶液均为无色.请写出三种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的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 。
23.
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氮气__________; (2)2个水分子________; (3)氯化钠_________ ;
(4)Ca2+_______;(5)OH—_____________; (6)FeSO4__________。
(1)氮气__________; (2)2个水分子________; (3)氯化钠_________ ;
(4)Ca2+_______;(5)OH—_____________; (6)FeSO4__________。
24.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物质的名是: ,化学式为: 。

(1) (2) (3)

(1) (2) (3)
25.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6.4℃,海平面上升18 cm~59 cm,如果气温上升超过3.5℃,40%~70%的物种面临灭绝。”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它所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气体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你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气体与水反应能够生产一种酸,你认为酸雨是由上述气体引起的吗?为什么?(回答“是”或“不是”,能否形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收集一瓶某工厂附近的干燥空气样品?
(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它所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气体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你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气体与水反应能够生产一种酸,你认为酸雨是由上述气体引起的吗?为什么?(回答“是”或“不是”,能否形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收集一瓶某工厂附近的干燥空气样品?
26.
从a.氧气、b.稀硫酸、c.二氧化碳、d.熟石灰、e.塑料五种物质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常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易引起“白色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
③能除去铁锈的是______________; ④能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常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易引起“白色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
③能除去铁锈的是______________; ④能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
27.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些幼儿及青少年因饮食不当造成体内_____元素不足而易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有害物质 。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4)在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食醋”或“食盐水”)。
(6))如果要摄取糖类,只需食用动物油、瘦肉、米饭、蔬菜四种食物中的______就可。
(1)有些幼儿及青少年因饮食不当造成体内_____元素不足而易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有害物质 。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4)在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食醋”或“食盐水”)。
(6))如果要摄取糖类,只需食用动物油、瘦肉、米饭、蔬菜四种食物中的______就可。
8.实验题- (共1题)
28.
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N2。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下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制取H2的装置已略去):

(1)写出上图中你最熟悉的两种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中导管口是否会逸出气泡?(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实验方法证明确实有NH3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1)写出上图中你最熟悉的两种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中导管口是否会逸出气泡?(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实验方法证明确实有NH3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