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省眉山市联谊学校初三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55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9

1.流程题(共1题)

1.
已知农业上可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下图呈现的是一种以石灰石和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且其受热分解生成三种常见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波尔多液的流程。其中A、C、D均属氧化物。(注:不考虑矿石中的主要成分外的其他杂质的反应,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D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2.单选题(共11题)

2.
下列离子可在PH值为4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H+、Na+、NO3-、SO42-
B.Ba2+、NO3-、CO32-、K+
C.Ba2+、Cu2+、NO3-、SO42
D.Ag+、NO3-、Mg2+、Cl-
3.
推理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B.单质是有一种元素组成,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
锌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30
C.元素符号为ZnD.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5.
葡萄糖能给我们带来甜蜜和健康,它是生产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6H12O6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C.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67%
D.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6.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人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环境中反应
D.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过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7.
下列洗涤方法中涉及到乳化作用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装过植物油的瓶子
B.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洗涤碗碟上的油污
C.用稀盐酸清洗盛装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用酒精或汽油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45℃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9.
某硫酸溶液中氢离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5,则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略为
A.20%B.35%C.52%D.29%
10.
下列物质敞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变质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11.
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C.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D.P至Q段发生反应是Ba(OH)2+2HCl=BaCl2+2H2O
12.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NaCl溶液(Na2SO4)
Ba(NO3)2溶液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C
CaO(CaCO3)
稀盐酸
滴加适量稀盐酸
D
Cu(Fe)
稀硫酸
先加入适量稀硫酸,再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3.填空题(共4题)

1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4)纯碱
14.
(1)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①青铜剑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C60分子是由   构成的(添“分子”“原子”或“离子”)。
③干冰可用于     (填一例)。
(2)根据下图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7(填“<”、“=”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色。
②配料中柠檬酸的主要作用除了调味以外,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
(3)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4)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见下图),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SO2、CO2
B.SO2、NO2
C.CO2、CO
D.NO2、CO
 
15.
(1)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     的现象.
16.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H4Cl、Na2CO3、BaCl2、Na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取得其组成。小东做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白色粉末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碾磨,没闻到氨味;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足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无色;倒掉上层溶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由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4.实验题(共2题)

17.
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硫化氢性质:①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密度大于空气;②可以燃烧,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硫;③能溶于水,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请根据上述内容和下列装置回答问题(装置用字母表示)

(1)写出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     
(2)收集硫化氢时应选用的装置 ,硫化氢尾气处理应选用的装置中装
(3)A、D组合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程为:
18.
2014年眉山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  _(填字母);
(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________  _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Ⅰ. Ⅱ.NaCl、CaCl2、HCl Ⅲ.NaCl、CaCl2、NaOH
(反思与拓展)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________ (填序号),理由是  __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_ (填字母)
a.pH试纸 b.硝酸银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