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FeCl3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FeCl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FeCl2、CuCl2)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
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

(阅读资料)
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下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1)进行操作x时,应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_____.
(2)实验中,步骤b加入CuO消耗溶液甲中的HCl,使溶液pH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你认为步骤b调节溶液的pH到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3)实验中,步骤d加稀盐酸前,因缺少_____(填操作名称)而使获得的氯化铁溶液不纯.
(4)FeCl3溶液容易生成Fe(OH)3发生变质,在保存FeCl3溶液时,常向FeCl3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FeCl3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_____(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 稀硝酸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醋酸.
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

(阅读资料)
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下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 Fe(OH)3 | Cu(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9 | 4.7 |
沉淀完全的pH | 3.2 | 6.7 |
(1)进行操作x时,应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_____.
(2)实验中,步骤b加入CuO消耗溶液甲中的HCl,使溶液pH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你认为步骤b调节溶液的pH到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3)实验中,步骤d加稀盐酸前,因缺少_____(填操作名称)而使获得的氯化铁溶液不纯.
(4)FeCl3溶液容易生成Fe(OH)3发生变质,在保存FeCl3溶液时,常向FeCl3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FeCl3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_____(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 稀硝酸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醋酸.
2.单选题- (共11题)
2.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4.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B.化学与生活 |
①化合反应4P+5O2![]()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C+2CuO ![]() ④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 |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④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 D.化学中常见的“三” |
①用10 mL量筒量取7.25 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5)称取5.6 g铁粉 |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
A. A B. B C. C D. D
5.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6.
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
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3︰26︰1 |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8.
有X、Y、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1)X + Y(NO3)2 = X(NO3)2 + Y
(2)Z+H2SO4=ZSO4+H2↑
(3)X与稀H2SO4不反应,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X + Y(NO3)2 = X(NO3)2 + Y
(2)Z+H2SO4=ZSO4+H2↑
(3)X与稀H2SO4不反应,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X>Y | B.Y>X>Z | C.X>Y>Z | D.X>Z>Y |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NaCl(Na2CO3) | 加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
B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CO2(HCl)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D | Cu(CuO)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
⑤某农田的植物叶色发黄,可适量施用尿素
⑥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
⑤某农田的植物叶色发黄,可适量施用尿素
⑥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A.①③⑤ | B.③④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①③④⑤⑥ |
11.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12.
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氧化钠,一定没有氯化钠 |
B.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 |
C.甲中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
D.加入乙溶液后所得红色溶液中,最多可能有5种离子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15.
(1)在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①沼气的主要成分 ,
②最常见的溶剂
③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
④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2)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①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②铁制品在空气中易锈蚀,其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接触后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生活中一般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实验室欲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稀溶液,需加水的体积为 _mL。
①沼气的主要成分 ,
②最常见的溶剂
③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
④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2)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①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们饮用的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
B.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 |
D.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
③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生活中一般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实验室欲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稀溶液,需加水的体积为 _mL。
5.实验题- (共1题)
16.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已经选择了A、B、C三种仪器,还应选择图中 ①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④ (填一种)。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⑤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⑥ ,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⑦ (填“a”或“b”)端导入。
(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小军选用NaOH和Ca(OH)2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上图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发现A、B中均无明显现象,则B中盛放的溶液是 ⑧ 。另一位同学仔细分析了小军的实验方案,觉得有缺陷,理由 ⑨ 。

(1)若要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已经选择了A、B、C三种仪器,还应选择图中 ①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④ (填一种)。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⑤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⑥ ,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⑦ (填“a”或“b”)端导入。
(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小军选用NaOH和Ca(OH)2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上图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发现A、B中均无明显现象,则B中盛放的溶液是 ⑧ 。另一位同学仔细分析了小军的实验方案,觉得有缺陷,理由 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