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简答题- (共3题)
2.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 (填“A”或“B”)。
(2)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3)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分蒸发),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温度/℃ | 10 | 3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3 | 37.0 | 37.3 |
硝酸钾 | 20.9 | 45.8 | 85.5 | 110 |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 (填“A”或“B”)。
(2)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3)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分蒸发),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硫酸和盐酸时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7;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7;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和酚酞溶液。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B 是__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___(填②或③)。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B 是__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___(填②或③)。
3.单选题- (共10题)
5.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NO3 NaCl H2SO4 | B.CaCO3 NaOH Na2SO4 |
C.BaCl2 NaNO3 CuSO4 | D.AgNO3 Na2SO4 NaCl |
6.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
D.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能形成氯化钾饱和溶液 |
10.
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碱、纯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都属于碱溶液 |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味 |
12.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苹果汁 | 葡萄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2.9-3.3 | 3.5-4.5 | 6.3-6.6 | 7.6-8.0 |
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 B.鸡蛋清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 |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
14.
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
4.填空题- (共2题)
15.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
(3)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D的化学式为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
(3)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6.
现有五种物质:
(1)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 (3)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是______;(4)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
A.小苏打 | B.浓硫酸 | C.碳酸钙 | D.氯化钠 E.纯碱,请用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
5.实验题- (共1题)
17.
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 甲同学的探究 | 乙同学的探究 |
提出问题 |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
作出猜想 |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
实验验证 |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 (填“>”、“=”或“<”)7。 |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反思 |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