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53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3

1.单选题(共10题)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上浇油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滴水成冰
2.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pH=0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3.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质量比为4:3
C.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反应后生成的两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4.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带正电的阳离子D.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5.
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Fe,一定没有Zn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D.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AgNO3
6.
建设美丽泉城,优化生活环境。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爱护花草树木B.随意排放废水
C.分类回收垃圾D.绿色低碳出行
7.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K2SO4固体中的少量K2CO3粉末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C
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
D
区分MnO2和CuO两种固体粉末
用观察物质颜色的方法进行区分
 
A.AB.BC.CD.D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在实验室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5ml盐酸
B.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9.
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NaOH、NaCl、BaCl2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溶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Na2SO4溶液B.AgNO3溶液C.酚酞试液D.CuSO4溶液
10.
将Cu、CuO、Cu(OH)2的混合物12g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含硫元素的3.2%的溶液50g和滤渣4g,则原混合物中Cu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0%B.60%C.40%D.33%

2.填空题(共6题)

11.
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利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2)乙烯属于 (填“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3)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12.
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请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重要合金。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要证明某生铁样品中含有碳元素,并测定其含碳量,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C→D1→B→D2。其中仪器A中的药品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现取10g该样品在纯氧中燃烧。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
③当仪器D1中出现 的现象,则可证明生铁样品中含有碳元素。
④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经测量仪器D1增重m1g,仪器B增重m2g,仪器D2质量没有变化,则10g该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13.
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 ,那里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Na2CO3和NaCl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Na2CO3的溶解度 NaCl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夏天晒盐是利用___  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①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②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3)等质量的Na2CO3、NaCl饱和溶液分别从t2℃时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质量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_____。
(4)人们习惯“冬天捞碱”的原因是     
(5)检验“夏天晒盐”所得的食盐中是否混有碳酸钠杂质的方法是
14.
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 (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形成酸雨。
(3)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稳定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氢氧化物
C.一氧化碳
D.PM2.5
 
1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M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否则会使测定的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计算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6.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Fe、Cu、Na2C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还有一固体混合物B,其中可能含NH4NO3、MgCl2 、CuSO4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固体C的成分为   ;气体F的名称为    
(2)溶液E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
(3)在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4)写出过程②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混合物B里,上述三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请简述其中一种物质存在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