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是初中化学酸、碱、盐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碱,C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A和E反应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E的俗名 ;
(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A的化学式 ,E的俗名 ;
(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
2.单选题- (共6题)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B. 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C. 若C为水,则A、B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D. A为酸,则C、D一定有一种物质为盐
A.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B. 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C. 若C为水,则A、B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D. A为酸,则C、D一定有一种物质为盐
3.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转化另一物质,“
”表示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在通常情况下,E为液体,其余都是气体。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E一定是水 |
B.物质C属于有机化合物 |
C.物质B、F都具有还原性 |
D.物质D具有可燃性 |
4.
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B.将140 g A物质的b点溶液变饱和,可以加入40 g A物质 |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A>B |
D.若将d点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B>A |
6.
分析推理是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成立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
B.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所以离子都是带电荷的粒子 |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酸 |
D.因为CO、CO2中氧元素都显-2价,所以H2O、H2O2中氧元素也都显-2价 |
7.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
B.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服面料是腈纶还是涤纶 |
C.电木插座破损后,可用加热的方法进行修补 |
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
3.填空题- (共3题)
8.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9.
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2)生活中常用铜丝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的 性;
(3)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字母)
(4)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或 。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2)生活中常用铜丝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的 性;
(3)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字母)
(4)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或 。
10.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将一种叫“苦泉”的水熬煎可制得胆矾,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即热型饭盒是利用一种氧化物与水反应达到即热目的,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火箭一般是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助燃剂,发射时生成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和一种氧化物。请写出发射时的化学方程式 。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将一种叫“苦泉”的水熬煎可制得胆矾,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即热型饭盒是利用一种氧化物与水反应达到即热目的,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火箭一般是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助燃剂,发射时生成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和一种氧化物。请写出发射时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题- (共1题)
11.
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小丽同学进行了图①实验,小芬同学进行了图②实验,实验后她们把两支试管中残余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杯底有蓝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请你与她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蓝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
(3)小丽经过分析认为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有___.
(4)为了验证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芬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试剂X,根据现象得出一定含有Na2CO3,则清液中一定不含___;接着她又向其中滴中试剂Y,根据现象得出清液中一定含有NaOH,试剂Y可能为___.

(1)图②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蓝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
(3)小丽经过分析认为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有___.
(4)为了验证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芬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试剂X,根据现象得出一定含有Na2CO3,则清液中一定不含___;接着她又向其中滴中试剂Y,根据现象得出清液中一定含有NaOH,试剂Y可能为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