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甘肃省武威市第四中学初三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51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8

1.单选题(共6题)

1.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石蜡融化B.酒精挥发C.纸张燃烧D.冰雪融化
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铜丝用来做导线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
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D.稀盐酸用来制二氧化碳气体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清澈的泉水    C. 清新的空气    D. 海水
4.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5.
(2011年广东湛江,8题)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氮气
6.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2.选择题(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予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予,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劓艮“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节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填空题(共1题)

8.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 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④若某同学实验时发现:最终倒流的水低于1刻度处,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4.实验题(共3题)

9.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B实验中的错误是   ,若要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改进的措施为:
(3)C实验中的错误是 ,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10.
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观察到_______色固体逐渐_______,试管口有_______,且有_______气味的气体产生,如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会看到_______。
(2)由此实验可知,碳酸氢铵贮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
(3)若试管中的药品为铜绿,则观察到_______色固体逐渐变为_______,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4)加热过程中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①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②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_______________。
(2)①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其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以下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