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51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14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计算题(共2题)

2.
愈演愈烈的塑化剂事件是指不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向食品饮料中添加“起云剂”时用具有致癌、致畸胎、影响生殖系统正常发育的塑化剂代替比塑化剂贵5倍的棕榈油。塑化剂种类繁多,常见的一种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子式为C16H22O4。试回答:
(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各原子个数比为C∶H∶O =__________;
(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__________。
(3)139 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
3.
现将19.9g含氢氧化钠的碳酸钠固体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3)欲将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配制成20%的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②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③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二:固体全部为__________。
猜想三: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一)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2)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__________(填“>”、“<”或“=”)7,说明猜想一成立。
(3)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_______不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42.4g待检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57.6g水,配成200g溶液,并将它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CaCl2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项目
1
2
3
4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50g
100g
150g
200g
产生的沉淀质量
4g
8g
10g
10g
 
(4)实验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根据实验3所得沉淀质量计算并判断猜想__________成立,有部分同学提出不必要做实验4,理由是__________。
(5)实验小组对4次实验后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如果省略洗涤沉淀的步骤,对Na2CO3的质量计算结果影响是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探究三)
(6)实验探究一的两个方案都不完善,实验探究二虽然能得出固体的组成,但它的实验操作比较复杂,请你设计一个较简单的探究方案来验证固体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5.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钟乳石的形成
C.氧化钙中加水将鸡蛋煮熟D.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浓硫酸做干燥剂
C.二氧化碳做温室肥料D.盐酸用于除锈
7.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下图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CuO+COCu+CO2
B.2H2O2H2↑+O2
C.CaO+H2O=Ca(OH)2
D.NH4Cl+NaOH=NaCl+NH3↑+H2O
8.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生石灰、玻璃
B.液氧、干冰、冰水混合物
C.臭氧(O3)、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
D.汞、赤铁矿、石灰水
9.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是同种元素 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 ③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②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10.
对下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A. 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 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
C. 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
D. P2O5中的 “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1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B. 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 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D. 含有碳元素的物质都具有可燃性
12.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过滤的方法将海水淡化
②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的白雾产生
⑤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的pH小
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一定会用到托盘天平
A.②⑤B.只有⑤C.①③⑥D.④⑤⑥
14.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震后灾区人民将河水净化成饮用水,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5.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
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波尔多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6.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B.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C.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故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D.酸雨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17.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18.
2015年2月,前央视主持人柴静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雾霾的危害,从而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下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做法是
A.春天植树造林B.夏天麦收焚烧秸秆
C.秋天中秋节燃放烟花D.冬天大力烧煤取暖
19.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所选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区分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加Ba(NO32溶液
B
区分尿素[CO (NH22]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
C
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D
除去CaCO3固体中的CaCl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5.填空题(共4题)

20.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2)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用上述A—E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_____(填装置代号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将一瓶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下图),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

(4)H2S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H2SO4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某同学用下图装置来收集处理H2S。

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用该装置来收集处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
③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21.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资料3: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资料4: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溶解步骤中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化学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①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②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有几种情况填几种情况)。
22.
走进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2)“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不科学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钙、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钙、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3)“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__________材料(填“复合”或“合成”)。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步骤④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作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