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下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纯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这种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纯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这种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单选题- (共15题)
3.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NaCl + NH3+ CO2+ H2O =NaHCO3+ NH4C1
(2)2NaHCO3=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1)NaCl + NH3+ CO2+ H2O =NaHCO3+ NH4C1
(2)2NaHCO3=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
B.(1)中析出晶体后剩只有一种溶质 |
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
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
5.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结合右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13O2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A.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13O2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6.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符合的是()
A.
二个铵根离子
B. H2O:—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C. Mg2+:—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
D.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A.

B. H2O:—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C. Mg2+:—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
D.

8.
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A. 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9.
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
④ | 除去杂质 |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 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 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15.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6.
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


选项 | A | B | C | D |
大图 | ![]() | ![]() | ![]() | ![]()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2题)
19.
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 ;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右图t2℃时,MgCl2的溶解度为_ g.将t2℃时MgCl2、KCl和MgS0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是_ (填物质化学式);
(3)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人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若将②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__ _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
A.①②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将④恒温蒸发25g水,过滤得18g固体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 ;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右图t2℃时,MgCl2的溶解度为_ g.将t2℃时MgCl2、KCl和MgS0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是_ (填物质化学式);
(3)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人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氯化納的质量/g | 4.5 | 9 | 18 | 20 |
溶液质量/g | 54.5 | 59 | 68 | 68 |
若将②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__ _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
A.①②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将④恒温蒸发25g水,过滤得18g固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