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4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推断题(共2题)

1.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为黑色固体氧化物;E为绿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为常见无色气体;X是常见的金属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  
(2)A在反应①中的作用
(3)反应①、④的化学式表达式:① ; ④
(4)Y和D直接反应能生成F,但是Y和D在光照和叶绿素条件下却能生成C6H12O6和O2,从反应物、生成物等角度分析,可得出  的结论。
2.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B中所含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___ , D的化学式:_______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反应①:____;反应③(在加热条件下):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一)生活中的化学
(1)市场上食用钙片、补铁酱油中的“钙”、“铁”指的是______.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构成加碘盐中主要成分氯化钠的阴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3)净水时,为了加快水中悬浮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
(4)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氧离子
(二)农业上化肥的使用探究
(5)下图是某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商标,商标上可知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6)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_____.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____,B中的现象是____.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2.4g
 
⑤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g.
⑥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⑦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________.
⑧______千克的尿素[CO(NH2)2]和这袋化肥的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废旧干电池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 1 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________.
(3)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下表是他们的有关实验数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____(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4.单选题(共16题)

5.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分离液态空气C.食物腐败D.西瓜榨汁
6.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可燃性
7.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图示能反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CO2能灭火,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CO2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同一种元素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9.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金刚石C.石灰石D.矿泉水
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B.干冰—H2OC.3个氢原子—H3D.二硫化碳—CS2
11.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或微粒)
A
黑色固体
氧化铜、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B
可燃性气体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
C
大气污染物
粉尘、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
D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A.AB.BC.CD.D
12.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氮元素的化合价: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13.
我市盛产茶叶,“金山翠芽”享誉省内外,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00g
C.单宁酸中共含174个原子
D.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6:23
14.
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70%
15.
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钠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氢气和二氧化碳:点燃
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滴加肥皂水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防治“白色污染”:减少白色粉尘的排放
 
A. A B. B C. C D. D
16.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可用于制汽水
C.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17.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 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 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18.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5.6mL水B.用二氧化锰区分双氧水和水
C.用过滤法或活性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D.用4L酒精与4L水混合配制8L酒精溶液
1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瓶内燃烧,瓶壁上有水雾
B.给试管中药品加热,直接对着药品加热
C.为加快过滤速度,将浑浊液体倒入过滤器中并搅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
20.
“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5.多选题(共4题)

21.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C.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D.反应④可用于检验CO2气体,是化合反应
22.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增强水的导电性
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C
自来水的褪色除异味
加入活性炭,充分振荡,静置,过滤
D
排水法收集O2
导管口一有气泡便立即收集
 
A.AB.BC.CD.D
23.
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 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二氧化碳和石灰水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铁粉和水
24.
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药勺B.长颈漏斗
C.锥形瓶D.坩锅钳

6.填空题(共5题)

25.
如图,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1)该变化属于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6.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_______;
(2)1个氢氧根________;
(3)氧化镁 _______;
(4)人体缺____元素,会导致佝偻病.
27.
Al(OH)2Cl可净水.
(1)Al(OH)2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氯化铝溶于水后,再加入碳酸钠可反应生成Al(OH)2Cl、氯化钠、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
28.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B.氧气C.氮气D.酒精E.硫酸亚铁F.明矾G.石墨   H.金刚石
(1)可用来治疗贫血的是______;   (2)可作实验室燃料的是______;
(3)可用于抢救病人的是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5)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  (6)常作灯泡填充气的是_______.
29.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反应,并回答有关问题(例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H2+O2H2O).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实验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放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
(3)长久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会形成一层白膜是:____,可用_____除去白膜.

7.实验题(共1题)

30.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选用A、D装置制取O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填写现象)时,说明气体集满,接下来应先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若发现D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选填序号,下同).NH3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可用____收集.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
(5)在用KClO3加热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