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了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②用托盘天平称量 g 氯化钠;③用 (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 mL水;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10题)
3.
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A. 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铝不与酸、碱反应
C.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A. 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铝不与酸、碱反应
C.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4.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7.
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所加NaCl的质量/g | 所得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
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3题)
13.
在NaOH、Ca(OH)2、Cu(OH)2、Fe(OH)3四种碱中,
(1)属于微溶于水的是 ;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是 ;
(3)与酸反应溶液呈蓝色的是 ;
(4)水溶液通入CO2后有浑浊或沉淀出现的是 .
(1)属于微溶于水的是 ;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是 ;
(3)与酸反应溶液呈蓝色的是 ;
(4)水溶液通入CO2后有浑浊或沉淀出现的是 .
1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 ℃时SA=SB>SC;
(2)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 .
(3)要将B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4)t3℃时,9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 g.

(1)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 ℃时SA=SB>SC;
(2)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 .
(3)要将B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4)t3℃时,9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 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