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金星学校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3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5

1.计算题(共2题)

1.
乙炔俗称电石气,是因为电石(CaC2)遇水可产生乙炔(C2H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某桶电石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计算:

(1)在C2H2分子中,C原子H原子的个数比为    
(2)在CaC2中Ca元素C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CaC2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在该桶电石中,纯CaC2的质量为  kg.
2.
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林辉同学取6.5g的锌并加入5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56.3g硫酸锌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请你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验证氧气是否集满
将硬水软化
证明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A.AB.BC.CD.D
4.
(2014•金华)2013年1月,我省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PM2.5、…等6项指标,在发布的6项指标中,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   )
A.SO2B.NO2C.CO2D.CO
5.
(2014•咸宁)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纯净物
B.冰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C.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6.
(2010•衡阳)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生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在野外遇上火灾,立即向顺风的方向逃离
7.
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
A.B.C.D.
8.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白磷不燃烧B.白磷不燃烧
C.白磷不燃烧D.白磷不燃烧

3.选择题(共13题)

9.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10.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11.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12.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
13.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
14.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
15.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
16.下面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17.下面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1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1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2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4.多选题(共1题)

22.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 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5.填空题(共8题)

23.
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演示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A中的活塞,加入足量浓盐酸,关闭A中的活塞。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你认为他的看法_____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说明原因_____。
(2)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关闭E中的活塞、弹簧夹K2.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上述实验过程中,C中玻璃管K1的作用是_____。
24.
请回答下列与木炭、氢气、一氧化碳有关的问题:
(1)其中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2)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前都需要      
(3)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明它们都具有    性.
25.
(2015秋•番禺区校级月考)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能源”.
(1)从组成的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看:下列图1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写图示编号)

(3)从能源的角度看: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净化的角度看:①有关图2所示净化河水简易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本身是一种化学资源
B.此装置可以将硬水软化
C.利用此装置可得到蒸馏水
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不宜直接饮用
②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3: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 ;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5)从变化的角度看:
①电解一定量的水(如图4),当正极端产生5mL气体时,理论上在负极端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mL.

②图5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6.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水不属于 (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纯净物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是将 能转化为   能。

(3)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 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①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 过程而达到。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日常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用  
(4)右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入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
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
(5)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
27.
(2014•赤峰)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硒等,其中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锌、铁、硒”是指   (填“单质”或“元素”).
(2)硬水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家庭生活中经常产生的垃圾有:①易拉罐②废报纸③料菜叶④矿泉水瓶,其中属于可回收的垃圾是     (填序号).
(4)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如图的分析,你发现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还需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28.
(2015秋•番禺区校级月考)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化学方程式是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E装置中收集的氢气排出,应从 (填c或d)口通入蒸馏水.
(4)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A.可以随时加液 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同学们对美术组的环保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加入适量聚乙烯和少量胶合剂)展开探究:
[拓展实验一]探究影响石头纸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5)甲、乙两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


现象
试管①、②、③中产生气泡快慢的顺序为:
①>②>③.
 
分析结论
Ⅰ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对比甲同学实验①②可知, ,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快;
Ⅲ对比甲同学实验   (填实验序号)可知,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
Ⅳ乙同学的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和
[拓展实验二]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甲组同学的方法是:(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图2(Ⅰ)为石头纸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①连接仪器,夹紧弹簧夹,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果a、b中有稳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I)气密性   (选填“良好”或“漏气”)
②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③反应停止后, (填序号)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A.水平移动量气管 B.上下移动量气管 C.封闭量气管
(7)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均匀称取四份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用电子天平及有关装置,得出二氧化碳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他物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取样品质量(g)
6.25
6.25
6.25
6.25
取稀盐酸的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20
m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   完全反应了.
②m为   
③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④请在图3坐标图中画出在6.25g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图.
29.
(2015秋•番禺区校级月考)小明、小华、小林和小军四位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2)小华同学用浓HCl(具有挥发性)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氢气,他需要做的改动是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小军也用A装置制取氧气,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由此可以得出,其它条件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浓度的关系是     
30.
(2014•南海区三模)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用B、D组合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
(4)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H2S,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如图G、H、I组合收集H2S.
①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②各装置的作用:H 、I    

6.实验题(共4题)

31.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和H2中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现象:A、D装置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C装置中有明显现象,该现象是
②依据上述实验现象,该气体的组成是     .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问题与反思: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质疑,认为没有达成实验目的.下面请你一起对上述实验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32.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    
(2)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上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的微型装置F可用于实验室制备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选“a”或“b”)进入,滴壶中装的试剂是
(4)利用H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    再加 ,气球的变化是  
33.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改进措施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目的是为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4.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
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