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图:

(1)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_____.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_____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_____.

(1)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_____.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_____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克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当滴加了73克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克.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
(3)当滴加了73克稀盐酸时(即A点),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1)当滴加了73克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克.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
(3)当滴加了73克稀盐酸时(即A点),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就是利用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的铁置换出来的过程 |
B.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来测定10%的盐酸溶液的pH,结果偏大 |
C.有盐参加和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D.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
7.
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
B.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关 |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
8.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具有还原性,所以CO2也具有还原性 |
B.氢氧化钙溶液能区分N2和CO2,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区分N2和CO2 |
C.酸雨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即为酸雨 |
D.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9.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 ![]() |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铁粉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
4.填空题- (共7题)
11.
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参照网络图,则图中①②可以是_____和_____(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参照网络图,则图中①②可以是_____和_____(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12.
金属的冶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铁制品与_____接触易生锈,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上述中不涉及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2)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纳米级Fe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
Fe+_____;在制备纳米级 Fe 粉的工艺流程中,N2的作用是_____。
(3)图乙为Mn和 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际与Mn反应的粒子是_____。
②金属的活泼性:Mn_____Cu(刚填“>”或“<”)
(1)铁制品与_____接触易生锈,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上述中不涉及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2)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纳米级Fe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

(3)图乙为Mn和 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际与Mn反应的粒子是_____。
②金属的活泼性:Mn_____Cu(刚填“>”或“<”)
13.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
A 2Mg+O2
2MgO;
B CaO+H2O=Ca(OH)2
C 2KClO3
2KCl+3O2↑
D H2+CuO
Cu+H2O
(2)含有高价态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试回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反应后过滤,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上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固体是(写化学式)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_____。
(1)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
A 2Mg+O2

B CaO+H2O=Ca(OH)2
C 2KClO3

D H2+CuO

(2)含有高价态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试回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反应后过滤,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上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固体是(写化学式)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_____。
14.
在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NaHSO4、Na2CO3、BaCl2、BaCO3固体,某同学在只有蒸馏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1)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Na+、H+、SO42﹣.NaHSO4属于_____
(2)最先检验出来的固体物质是_____,利用它又可直接检验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
(3)剩余两种固体被检验出来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
(1)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Na+、H+、SO42﹣.NaHSO4属于_____
A.酸 | B.碱 | C.盐 | D.氧化物; |
(3)剩余两种固体被检验出来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
16.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问题:
(1)用盐酸除铁锈_____;
(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_____。
(1)用盐酸除铁锈_____;
(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