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
小明为了探究铬(Cr)、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Mg >Cr>Cu b.Mg >Cu > Cr c.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假设中a、b或c)。
(实验讨论)
⑴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Cr在生成物中显+2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⑵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金属片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
小明为了探究铬(Cr)、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Mg >Cr>Cu b.Mg >Cu > Cr c.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 Cr | Mg | Cu |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 气泡产生剧烈,金属迅速溶解 |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假设中a、b或c)。
(实验讨论)
⑴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Cr在生成物中显+2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⑵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金属片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
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某兴趣小组对蚁酸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①蚁酸(化学式为HCOOH)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氧化物
(1)甲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乙同学对该气体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
乙同学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

Ⅰ.根据实验现象,A中溶液 浑浊(填“变”或“不变”),就能否认猜想①。
Ⅱ.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①蚁酸(化学式为HCOOH)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氧化物
(1)甲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乙同学对该气体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
乙同学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

Ⅰ.根据实验现象,A中溶液 浑浊(填“变”或“不变”),就能否认猜想①。
Ⅱ.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
2.推断题- (共1题)
3.
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简答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6题)
8.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 B.金属活动性顺序B>A>C |
C.放出H2的质量是A>C>B | D.相对原子质量是B>A>C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100g 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D.从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5% |
10.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0℃时,甲的溶解度为60 |
B.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相等 |
5.填空题- (共5题)
12.
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由__ 种元素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3.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填写用途)。
(2)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说明 (分子性质)。

(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填写用途)。
(2)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说明 (分子性质)。
14.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t2℃时,将60克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t2℃时,将60克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5.
(1)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 (填序号).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