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加热后可变成黑色 |
2.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3H;② Fe3+;③
;④ SO3
①3H;② Fe3+;③

A.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
B.②中数字“3”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
C.③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
D.④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
3.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对生活的认识 | B.化学与安全 |
①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②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 ①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②进入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③稀释浓硫酸时要先放水,再放浓硫酸 |
C.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 | D.对概念的理解 |
①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钙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 ②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③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 ②只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A. A B. B C. C D. D
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A.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6.
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C.人体缺碘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
7.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 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
B.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 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了空气 |
D.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8.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粗盐;②用小苏打、柠檬酸、果汁、白糖、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③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④用食醋区分厨房厨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⑤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⑥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①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粗盐;②用小苏打、柠檬酸、果汁、白糖、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③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④用食醋区分厨房厨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⑤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⑥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A.①②④ | B.①②⑥ | C.②③⑥ | D.①⑤⑥ |
9.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①﹣⑧编号后,做如下实验。下列选项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号和⑤号试管中溶液都变红 |
B.②号和④号试管中都产生气泡 |
C.⑦号和⑧号试管中都产生沉淀 |
D.③号和⑥号试管中溶液都变色 |
2.选择题- (共3题)
10.
It was in his {#blank#}1{#/blank#} (forty)that Liu Cixin completed his famous novel Three bodies.
11.
It was in his {#blank#}1{#/blank#} (forty)that Liu Cixin completed his famous novel Three bodies.
12.
It was in his {#blank#}1{#/blank#} (forty)that Liu Cixin completed his famous novel Three bodies.
3.填空题- (共2题)
13.
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Mg2+,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 (填写化学式)。
(4)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写字母标号)
(5)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 (填写“①”、“②”、或“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 (填写化学式)。
(4)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写字母标号)
A.复分解反应 | B.置换反应 | C.化合反应 | D.分解反应 |
(5)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 (填写“①”、“②”、或“③”)。
1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现有H、C、N、O、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 ;
③可以形成酸雨的气体 ;④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先驱,这里的“碱”指 。
(2)如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该药物中淀粉属于 (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② 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它的作用和优点都与我们实验室的 (填一种仪器的名称)相近。
③图中铝箔常温下有优良抗腐蚀性,其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药片中的氢氧化铝在治疗胃酸过多患者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现有H、C、N、O、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 ;
③可以形成酸雨的气体 ;④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先驱,这里的“碱”指 。
(2)如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该药物中淀粉属于 (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② 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它的作用和优点都与我们实验室的 (填一种仪器的名称)相近。
③图中铝箔常温下有优良抗腐蚀性,其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药片中的氢氧化铝在治疗胃酸过多患者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题- (共1题)
15.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
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________和d,打开_________,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
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________和d,打开_________,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