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等,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钛的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③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用Na代替Mg制取Ti,其原因是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③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用Na代替Mg制取Ti,其原因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20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208.8 g碳酸钠溶液,请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简答题- (共1题)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用久置的镁条做实验时,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银白色.实验小组同学对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
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
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_____.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进行实验)
(1)同学们用久置的镁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2)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会突然“噗”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
①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将实验①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实验(2)说明,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了碳单质.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
(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_____.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
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
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_____.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进行实验)
(1)同学们用久置的镁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 | ![]() |
实验 现象 | 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结论 | 久置的镁粉中除镁元素外,还含有的元素是_____ 久置的镁粉中含有碱式碳酸镁 |
(2)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会突然“噗”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
①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将实验①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实验(2)说明,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了碳单质.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
(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5.
A~G是纯净物且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黑色粉末,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B的化学式:_____;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单选题- (共13题)
7.
看起来笨重的宇航服其实很神奇,宇航服里的氢氧化锂(LiOH)可去除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 =Li2CO3 +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 |
B.氢氧化锂属于碱 |
C.CO2和Li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8.
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B.丙烯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
C.丙烯酸是氧化物 |
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9.
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端午时节粽飘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气体受热膨胀 |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
C | 石墨和金刚石硬度不同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D | CO可以作燃料,CO2可以灭火 | 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
A.A | B.B | C.C | D.D |
10.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如图为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离子Zn2+中有30个电子 |
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 |
C.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锌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 |
11.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C.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2.
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A.Fe、Ag、CuSO4溶液 |
B.Cu、Ag、FeSO4溶液 |
C.Fe、Cu、H2SO4溶液 |
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
14.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石灰水,下列试剂中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①酚酞试液 ②锌粒 ③氯化钠溶液 ④硫酸铜溶液 ⑤碳酸钙 ⑥二氧化碳
①酚酞试液 ②锌粒 ③氯化钠溶液 ④硫酸铜溶液 ⑤碳酸钙 ⑥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④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17.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
D.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 |
7.填空题- (共3题)
21.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用_____方法提纯a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 (写一种)。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用_____方法提纯a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 (写一种)。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