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葡萄酒是由葡萄汁发酵而成。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它们转化成酒精(红酒的酒精度大多在8%~15%之间)。所以,发酵越充分,转化就越完全,最后的成品中酒精就越多,糖就越少。糖的残留量决定了葡萄酒的“干”度,“干红”是指糖含量很低的红葡萄酒,而含糖量高的叫做“甜葡萄酒”。但在右图的原料中有二氧化硫,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有害气体,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呢?
葡萄汁的发酵是由酵母菌来完成,但还有一些有害菌也可以在其中生长。所以必须控制有害菌的繁殖。一方面在葡萄刚榨出汁,还未发酵之前,需要“保鲜”,否则有害细菌会把葡萄汁破坏掉;另一方面,葡萄汁一旦开始发酵,为避免细菌将糖全部转化为酒精,要在成为“干葡萄酒”之前,留下一些糖,就需要提前终止酵母菌的活动。
酿造好的葡萄酒依然有糖,同样可以成为细菌的乐园,它们继续生长,会改变葡萄酒的口味,还有可能会把酒精继续转化成醋酸,把葡萄酒变成“葡萄醋”。所以进一步灭菌是必不可少的。加热当然不行——加热固然可以灭菌,但会破坏葡萄汁的风味。所以,加入某种“保鲜剂”或者“防腐剂”,也就是不得已的事情。
人们发现二氧化硫可以完成上面所有的需求。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较少,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化硫类似的功能。部分国家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上限标准如下表(1ppm=1mg/Kg=1mg/L):
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安全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其中糖和酒精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硫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 B.硫酸钠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细菌喜欢糖度高的环境。所以根据图表发现,甜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硫
B.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42mg。
C.生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紫外光照射等
D.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如果继续发酵会转化成醋酸
(5)酒精有杀菌作用,请推测红酒中的酒精不能杀死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

葡萄酒是由葡萄汁发酵而成。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它们转化成酒精(红酒的酒精度大多在8%~15%之间)。所以,发酵越充分,转化就越完全,最后的成品中酒精就越多,糖就越少。糖的残留量决定了葡萄酒的“干”度,“干红”是指糖含量很低的红葡萄酒,而含糖量高的叫做“甜葡萄酒”。但在右图的原料中有二氧化硫,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有害气体,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呢?
葡萄汁的发酵是由酵母菌来完成,但还有一些有害菌也可以在其中生长。所以必须控制有害菌的繁殖。一方面在葡萄刚榨出汁,还未发酵之前,需要“保鲜”,否则有害细菌会把葡萄汁破坏掉;另一方面,葡萄汁一旦开始发酵,为避免细菌将糖全部转化为酒精,要在成为“干葡萄酒”之前,留下一些糖,就需要提前终止酵母菌的活动。
酿造好的葡萄酒依然有糖,同样可以成为细菌的乐园,它们继续生长,会改变葡萄酒的口味,还有可能会把酒精继续转化成醋酸,把葡萄酒变成“葡萄醋”。所以进一步灭菌是必不可少的。加热当然不行——加热固然可以灭菌,但会破坏葡萄汁的风味。所以,加入某种“保鲜剂”或者“防腐剂”,也就是不得已的事情。
人们发现二氧化硫可以完成上面所有的需求。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较少,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化硫类似的功能。部分国家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上限标准如下表(1ppm=1mg/Kg=1mg/L):
国家 | 干红 | 甜酒 |
澳洲 | 250ppm | 350ppm |
中国 | 250ppm | 400ppm |
国际葡萄栽培与酿酒组织 | 300ppm | 450ppm |
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安全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其中糖和酒精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硫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 B.硫酸钠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细菌喜欢糖度高的环境。所以根据图表发现,甜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硫
B.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42mg。
C.生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紫外光照射等
D.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如果继续发酵会转化成醋酸
(5)酒精有杀菌作用,请推测红酒中的酒精不能杀死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5.
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下列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核内中子数 B. 核内质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A. 核内中子数 B. 核内质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7.
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 | B.利用太阳能发电 |
C.化石燃料的燃烧 | D.植物的呼吸作用 |
8.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
B.50℃时,把50g A放入100g水中形成150g A的饱和溶液 |
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
11.
已知Ca(HCO3)2
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像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填空题- (共11题)
13.
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废铁粉中Fe2O3含量大约在80%(其余20%为铁),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回收100 t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______t铁。
废铁粉中Fe2O3含量大约在80%(其余20%为铁),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回收100 t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______t铁。
14.
纽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转变为______价。
15.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的目的,欲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其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1)步骤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
(2)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___。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请回答:(1)步骤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
(2)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___。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6.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_____。

a.钢铁外壳 b. 合成纤维材质的安全气囊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2)铁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溶液变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_____。

a.钢铁外壳 b. 合成纤维材质的安全气囊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2)铁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溶液变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图示及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图乙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操作示意图。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使用该方法进行检验,依据是:________。

|
(1)如图甲所示,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 B.分子种类 | C.分子间隔 |
18.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中所示仪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仪器名称是_________,用途是_______。
(2)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2所示,则量取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仪器名称是_________,用途是_______。
(2)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2所示,则量取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9.
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洗剂,其名称及有效成分如下表:



(1)清除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活氧彩漂”可用于漂洗衣物、杀菌消毒等,原因是其有效成分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O—)。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Na2CO3和H2O2。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生活中的 用品 | 洁厕灵 | 活氧彩漂 | 污渍爆炸盐 |
有效成分 | 盐酸 | 过氧化氢 | 过碳酸钠 |
(1)清除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锈 | B.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 C.油渍 |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Na2CO3和H2O2。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从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挑选出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维生素的一种食物是________(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2)携带过程中,某同学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有的同学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1)从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挑选出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维生素的一种食物是________(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2)携带过程中,某同学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有的同学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2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将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图2是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图1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将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图2是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2.
化学反应能提供能量。

(1)野炊时,小明点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如右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2)若加热过程中不慎失火,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灭火。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野炊时,小明点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如右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2)若加热过程中不慎失火,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灭火。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实验题- (共2题)
24.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资料:S+O2
SO2)

(1)打开K1、K2、K4,关闭K3,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当观察到________,则证明该装置内的空气已经排净。关闭K1,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观察到硫粉并不燃烧。以上操作都需要打开K4,原因是________。
(2)待冷却后,打开K1,向装置中通入氧气,证明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已经排净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
(3)打开________,关闭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观察到硫粉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消除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1)打开K1、K2、K4,关闭K3,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当观察到________,则证明该装置内的空气已经排净。关闭K1,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观察到硫粉并不燃烧。以上操作都需要打开K4,原因是________。
(2)待冷却后,打开K1,向装置中通入氧气,证明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已经排净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
(3)打开________,关闭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观察到硫粉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消除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25.
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________(选填A、B或C)表示。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________(选填A、B或C)表示。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