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纯净物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2.3 | 4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2.2 | 2.7 | 待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2.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3.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是氢氧化钠溶液,我的家人和谐共处,相互间不发生反应。以下溶液中能进我家门的一组是
A.KNO3Na2SO4HCl KCl |
B.KNO3NaCl NH4Cl Na2SO4 |
C.KOH BaCl2KCl NaNO3 |
D.K2CO3K2SO4CaCl2NaNO3 |
4.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O2 |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B | NaOH | NaCl | 适量的稀盐酸溶液 |
C | CuO | Cu | 在纯氢气流中加热 |
D | H2 | 水蒸汽 |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A.A | B.B | C.C | D.D |
5.
.学好化学要会归纳和总结,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化学常识 | B.生活常识 |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合金‑‑‑混合物 | 甲醛‑‑‑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 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吸热与放热现象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钨丝‑‑‑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 吸收热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放出热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
A. A B. B C. C D. D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8题)
9.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原子_______________;(2)3个铝离子 ;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4)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 ;
(5)目前属于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 。
(1)氖原子_______________;(2)3个铝离子 ;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4)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 ;
(5)目前属于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 。
10.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选取A装置为发生装置并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会发现水槽里的水会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
(3)制备CO2气体可用B装置,写出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在制取的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应选 (填字母代号)装置,装置内应选用 (选填以下数字序号):
①NaOH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HCl气体;④CO2气体。
(4)制备氢气也可用B装置, (选填“是”或“否”)可用D装置收集氢气,若使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该从 (选填“甲”或“乙”)口进入。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其操作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选取A装置为发生装置并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会发现水槽里的水会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
(3)制备CO2气体可用B装置,写出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在制取的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应选 (填字母代号)装置,装置内应选用 (选填以下数字序号):
①NaOH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HCl气体;④CO2气体。
(4)制备氢气也可用B装置, (选填“是”或“否”)可用D装置收集氢气,若使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该从 (选填“甲”或“乙”)口进入。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其操作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
1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空气中的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 __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2)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
(3)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1)铁在空气中的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 __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2)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
(3)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12.
右图表示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物质是 。
(2)t2℃时,将40g硝酸钾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4)t4℃时,其它条件不变,把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到t5℃,观察到的现象是 。
(5)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物质是 。
(2)t2℃时,将40g硝酸钾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4)t4℃时,其它条件不变,把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到t5℃,观察到的现象是 。
(5)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3.
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
(3)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 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
(3)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 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14.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推知它们只能是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区分它们,请你参与实验,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区分,并回答有关问题。试剂:①pH试纸 ②KOH溶液 ③Ca(OH)2溶液 ④稀硫酸 ⑤Na2SO4溶液
| 所选试剂(填序号,每种方法只选择一种)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方法一 | | |
方法二 | | |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塑料袋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大量的废弃塑料容易造成 。
(2)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 。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 。(4)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塑料袋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大量的废弃塑料容易造成 。
(2)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 。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 。(4)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6.
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其中B溶液呈蓝色,I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I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I气体多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I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I气体多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7.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实验验证)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_____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_____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实验验证)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______色 | 猜想(2)成立 |
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__________色 | 猜想(3)成立 |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_____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_____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