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九年级化学第一次质量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2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5

1.计算题(共1题)

1.
化学活动小组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某实验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并用所配制的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
(1)配制稀硫酸:
①计算配制200g稀硫酸需浓硫酸 g。
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    
(2)若用上述所配制的稀硫酸100克与足量的锌反应能制取氢气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流程题(共1题)

2.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描述中,错误的是
A.常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纺织与橡胶工业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不可用于铵态氮肥的检验
 
(2)操作②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有两个,分别是   
(3)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均过量,它们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其先后顺序要求必须是Na2CO3溶液在BaCl2溶液之后。理由是: ;操作③加入盐酸除调节溶液的pH外,还起的作用是: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气应在与电源   (“正”或“负”)极相接的一侧析出。

3.单选题(共11题)

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所以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OH→NaClB.Fe2O3→Fe(OH)3C.HCl→CuCl2D.CO2→CaCO3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
7.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B.铁C.氧D.硅
8.
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B.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61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
9.
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可用作着色剂,有时需测定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含量。现将Fe2O3、CuO、Al2O3的混合物16克,与109.5克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此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
A. 20% B. 70% C. 73.5%    D. 80%
10.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能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B.用普通的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可配制出10%的氢氧化钙溶液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是否为氨气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A. 银,水银 B. 烧碱,纯碱    C. 冰,干冰 D. 熟石灰,消石灰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Mg(OH)2+2HCl═MgCl2+2H2OB.AgNO3+HCl═AgCl↓+HNO3
C.Zn+2HCl═ZnCl2+H2D.2NaOH+SO3═Na2SO4+H2O
13.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 质
杂 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B.BC.CD.D

4.填空题(共7题)

14.
请从
A.熟石灰;B.氧气;C.小苏打;D.干冰;E.铜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可用于人工降雨使用的是   
(2)能提供动物呼吸,却使食物变质的是
(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干电池中的一种导电物质是  
15.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1)“候氏制碱法”的两步主要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①NH3+CO2 +H2O+NaCl=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 H2O + CO2↑。
其中,NaHCO3属于   (“酸”、“碱”或“盐”)。反应②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 + 5CH3OH + 12B = 3N2↑+ 5CO2↑+ 19H2O,其中B物质的化学式是
(3)有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如果用氨水(NH3·H2O)中和它,能得到一种铵态氮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2个铵根离子 (2)引起温室效应的氧化物   
(3)+3价的铝元素 (4)有机氮肥尿素
17.
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元素组成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 ;A的化学式是
(2)A制取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4)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
(5)当施用铵态氮肥时要避免碱性物质,请写出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为 ℃时SA=SB
(2)随着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能析出溶质的是
(3)B中混有少量的A,欲提纯B,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9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 g
2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发生装置(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进行收集。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5.实验题(共1题)

21.
小强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对过滤后得到的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
(1)由推理可知:溶液A中的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写出一个你认为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小强将固体B洗净,通过以下实验确定其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B,滴加
 
有较多气泡产生
固体B含有    
 
 
(3)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