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29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4

1.综合题(共1题)

1.
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以焦炭和碳酸钙为原料生产碳化钙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气体的原理如下图。

(实验探究)
(1)气体C有毒,写出固体A和焦炭反应得到碳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组同学对固体D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氧化钙;
猜想二:氢氧化钙;
猜想三:碳酸钙。
同学们经过分析将猜想一排除了,理由是     
(3)检验固体D: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猜想二正确。
(组成测定)
(一)实验设计:
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
    装置(选填“Ⅰ”或“Ⅱ”)。

(二)实验测定:(小资料: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
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试通过计算,确定乙炔的化学式。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装置①
125.3
127.1
装置②
78.2
87.0
 
结论:乙炔的化学式
(归纳小结)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推断题(共1题)

2.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粉末;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

(1)A、G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计算题(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一: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细口瓶等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74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相应的浓盐酸和蒸馏水。
(3)    
(4)装瓶并贴上标签。
实验二: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加入到2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9题)

4.
下列各组转化中,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5.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之比为2:1
B.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C. 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x + y = 65
6.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
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8.
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右图实验,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儿,他观察到b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氨水的pH大于7
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
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
9.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ClB.CO(NH2)2C.(NH4)2HPO4D.K2SO4
10.
下来生活中的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羊毛手套B.纯棉衬衫C.真丝围巾D.尼龙背包
11.
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D.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2.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NaOH
Na2CO3
加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5.选择题(共1题)

13.如图1,有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DF,∠ACB=∠F=90°,∠A=∠E=30°,点D在边AB上,且AD=BD=CD.△EDF绕着点D旋转,边DE,DF分别交边AC于点M,K.

6.填空题(共2题)

1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在C60、金刚石、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2)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右图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A.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3)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下图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②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 ,它代表的点是 。(填“A、B、C、D、E”)
③写出由C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15.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后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该实验中能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的变化分析正确的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5)甲、乙两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城市受酸雨的影响较严重
B.pH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C.煤的大量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7.实验题(共1题)

16.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丝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①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产生大量气泡。为保证后续实验的成功,B中所盛放的溶液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丝生锈与水有关的最佳装置是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丝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装置是   
②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瓶中现象是 ;D瓶中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