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未作特别说明的“固体”,可能为纯净物或混合物)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3)滤液A中共含有 种溶质。
(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3)滤液A中共含有 种溶质。
(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可能由Cu、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Cu、Fe2O3的混和物。
[查阅资料]Cu在FeCl3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的 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按如图所示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试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交流讨论]
(3)在装置A中先通入CO气体的作用是 。
(4)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Cu、Fe2O3的混和物。
[查阅资料]Cu在FeCl3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的 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按如图所示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试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Ⅰ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
Ⅱ组 |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 |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
[交流讨论]
(3)在装置A中先通入CO气体的作用是 。
(4)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计算题- (共1题)
3.
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4.单选题- (共4题)
5.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 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A.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 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5.多选题- (共1题)
8.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
6.填空题- (共4题)
9.
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溶液。请计算: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用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g。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用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g。
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
A.蔬菜 B.牛奶 C. 大米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 棉布围裙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
A.蔬菜 B.牛奶 C. 大米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 棉布围裙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
11.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 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填字母)。
(2)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1)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 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②④⑥ | B.③④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⑤⑥ |
1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