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2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4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沐浴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在悄悄地进行着一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光合作用。它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实验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玻璃瓶内罩住的叶片及未罩住的一个叶片,分别经过脱色等处理,加入碘溶液。观察到前者无变化,后者变蓝。
(实验2)操作步骤:①取淡蓝色的BTB溶液倒入试管A中。②另取BTB溶液放入大烧杯中,向溶液中吹气,溶液颜色变黄。③将大烧杯中的BTB溶液倒入B、C、D试管中,在C、D试管中各放入一棵植物。④用橡皮塞将A、B、C、D 4个试管塞紧,并用锡纸将试管D包裹。⑤将4个试管置于光照下,观察BTB溶液的变色情况。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淡蓝色,B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黄色,C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淡蓝色,D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黄色。

小资料:1.淀粉遇碘会变为蓝色。
2.BTB即溴麝香草酚蓝。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BTB溶
液在pH < 6时呈黄色,在pH > 7.6时呈蓝色,在pH 为6~ 7.6时呈过渡颜色绿
色或淡蓝。
其实,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同时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
(2)实验1的目的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3)实验2中,A、B、C、D 4个试管做了3组对照实验,其中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对照实验是 (填试管序号)。
(4)北京市蔬菜需求量庞大,请你为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

2.流程题(共1题)

2.
氨碱法生产纯碱工艺如下图所示,图中生成的NaHCO3受热后会转化成纯碱。
(已知碳酸钙在设备甲中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1)设备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设备乙中反应物所含元素除C、H、O外,还有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设备丁中反应后的产物是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请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 + O2 + 2SO2 ==== 2CaSO4 +
(2)若处理含有1.6kg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至少需要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计算过程,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

4.单选题(共13题)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燃料燃烧
C.橙子榨汁D.风力发电
5.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作燃料B.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C.氧气用于气焊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
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POB.质子数为84
C.相对原子质量为 209D.属于金属元素
7.
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14个原子构成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4
8.
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 B.N2    C.COD.CO2
9.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CuB.ZnC.AgD.Al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5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11.
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12.
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13.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14.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②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D.实验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5.
下列是有关垃圾分类的图标。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属于
A.B.C.D.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CO)
过量的氧气
点燃
B
Fe2O3(Fe)
足量的盐酸
过滤
C
FeSO4溶液(CuSO4
足量的锌
过滤
D
O2(H2O)
浓硫酸
洗气
 
A.AB.BC.CD.D

5.选择题(共4题)

17.

阅读《埃博拉病毒——人类共同的敌人》,完成后面小题。
         ①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蔓延,并在全球拉响警报。由于这种病毒的传染性超强,且致死率高达50%~90%,因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最高危险级别的病毒。同时,这种病毒也被视为最高等级的生物恐怖袭击武器。1976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埃博拉河附近被首次发现,也就由此而得名。多年来多次爆发被控制,但从未被消灭。科学家将这一病毒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科特迪瓦埃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三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据不完全统计,非洲埃博拉病例已愈两万,死亡病例近八千。如此凶险的病毒,若不能得到良好控制,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
        ②当前,埃博拉病毒主要在非洲国家流行。该病毒会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生,这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潜伏期为2天~21天,一般为5天~12天。在潜伏期内,病毒传染风险较小,一旦发病,则发展十分迅速。重症患者发病两三天后就可能死亡。
         ③目前,人类对这种病毒普遍易感,发病则主要集中在成年人。不仅如此,该病毒是人畜共通病毒,不仅能感染人类,也能引起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等感染。“接触”是这种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与被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接触,会造成病毒感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医院内传播也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患者,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所以医务人员在治疗或护理患者,以及处理病人遗体过程中,若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就极易受到感染。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迄今为止,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个国家,一共有240多名医务工作者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其中已经有120多人死亡。
         ④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临床症状没有特殊性,所以应特别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进行区别,如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目前,对于埃博拉病毒的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我国已具备这种检测能力,并在2014年年底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已连续4轮向西非疫区国家提供人力和物力援助。中国援建的利比里亚诊疗中心已于2014年11月25号建成。如果发现有可疑病例,以及三周内有疫区居留史,应马上进行隔离、排查。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如今尚缺乏特效疗法及药物,只能进行一些对症和支持治疗,而且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⑤因此,只能尽量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如无特殊情况,应避免出入疫区。在受到影响的雨林地区,要减少与猴子、猿等高危染病动物的接触,食用肉类、血液类等食品要彻底煮熟。此外,基于现有证据,人们认为果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原始宿主。

18.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

19.甲数是乙数的 {#mathml#}23{#/mathml#} ,如果乙数增加20,则乙数是甲数的4倍,甲数是{#blank#}1{#/blank#}.
20.甲数是乙数的 {#mathml#}23{#/mathml#} ,如果乙数增加20,则乙数是甲数的4倍,甲数是{#blank#}1{#/blank#}.

6.填空题(共10题)

21.
在一次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会动的鸡蛋”系列趣味实验。

(1)向装有干冰的集气瓶中加入热水(如图A),观察到有大量白雾产生,熟鸡蛋在瓶口跳动,该实验说明干冰具有的性质
(2)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加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B),观察到瓶口的熟鸡蛋被吞入瓶中,其原因是
(3)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鸡蛋沉入杯底(如图C),向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观察到鸡蛋逐渐上浮,由此说明食盐溶液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22.
厨房中的铁锅清洗后一般要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___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23.
自来水厂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将水净化。
(1)为提高沉降效果,通常要加入絮凝剂明矾,其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明矾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写元素名称)。
(2)在吸附过程中,常用的吸附剂为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它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B.氧化物C.混合物
24.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试管1得到的气体是
2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现用2.1 g KNO3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植物营养
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26.
X、M、N、Y、Z、W 6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5种元素中的1~3种组成。
(1)X俗称烧碱,其化学式为
(2)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M和N,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3)M在高温下与某红色固体反应,生成与其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化学晚会上,小明同学选用X、Y、Z、W 4种物质为同学们做了变色小魔术,其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已知X、Z属于同类物质)。

① Y溶液为
②加入W溶液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
27.
蛋糕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品,其制作原料主要有:鸡蛋、面粉、白砂糖、牛奶、橄榄油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28.
某校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参观某生态农庄。

(1)生态农庄街道旁的路灯(如图A)每天有短时间光照就能使用,该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
(2)下列农庄里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猪舍用的混凝土 ②牲畜食槽用的铝合金  ③蔬菜大棚用的塑料薄膜
(3)农庄内将牲畜粪便、秸秆等发酵制得沼气(如图B),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9.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操作①的名称为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无水MgCl2电解制取M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0.
粗盐通过初步的处理可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__。在上述的三个步骤中,均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
(2)某同学欲称取12g粗盐做实验,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如右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31.
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一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水压入瓶中,有的小组观察到少量水压入瓶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作出猜想)1.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可能不纯。
2.
3.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
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
1
2
3
4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排水法
2小时
13.7%
15.0%
15.3%
15.1%
24小时
35.7%
56.3%
94.2%
93.6%
 
实验室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
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
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 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见表 2。
表2 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情况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
60mL
45mL
42mL
39mL
CO2的体积分数
40%
30%
X
26%
燃着的木条状况



不灭
 
上表中X的值为
(2)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3所示。
表3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1
2
3
4
排水法
35"
43"
43"
43"
排空气法
1'57"
1'15"
1'4"
1'12"
 
①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
②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