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23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7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滤出,观察到紫包菜汁液为紫色,白菜汁液为无色。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

记录如下:
 
NaOH溶液
稀盐酸
紫包菜汁液
①绿色
②红色
白菜汁液
③无色
④淡黄色
 
你认为两种汁液中,更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3)再用苹果汁进行相同实验,紫包菜汁液变红色,白菜汁液变淡黄色。则苹果汁溶液显 性。
〖实验二〗探究碱和盐的性质
第一组学生进行CuSO4、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三〗废液再探究
〖实验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废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兴趣小组同学对废液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提出问题)
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做出猜想)
滤液中一定含有   ,还可能含有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加入试管中,滴加紫包菜汁液,溶液显绿色。
(2)继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变成红色,无气泡和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根据(1)(2)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  
(3)为最终确定该滤液的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观察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该无色滤液的组成为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Ba2+、NH4+、NO3-、Cl- B.H+、 K+、 HCO3-、NO3-
C.Ca2+、Ag+、CO32-、Cl- D.Na+、Cu2+、SO42-、OH-
3.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D.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茶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 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D.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5.
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6.
Cr2O3可以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5D.+6
7.
有X、Y、R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浸入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将X放入RSO4的溶液中,X表面有R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R>X>YB.X>Y>RC.R>Y>XD.Y>X>R
8.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晶体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
D.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试管中液体
C.引燃氧气中铁丝D.稀释浓硫酸
10.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H2PO4)2B.NH4NO3C.K2SO4D.NH4H2PO4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方 法
A
CO
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Cu粉
Fe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A.AB.BC.CD.D

3.选择题(共2题)

1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运算有(   )

①(2x+y)2=4x2+y2,②(a﹣3b)2=a2﹣9b2

③(﹣x﹣y)2=x2﹣2xy+y2,④(x﹣ {#mathml#}12{#/mathml#} )2=x2﹣2x+ {#mathml#}14{#/mathml#} .

13.下列运算中,错误的运算有(   )

①(2x+y)2=4x2+y2,②(a﹣3b)2=a2﹣9b2

③(﹣x﹣y)2=x2﹣2xy+y2,④(x﹣ {#mathml#}12{#/mathml#} )2=x2﹣2x+ {#mathml#}14{#/mathml#} .

4.填空题(共5题)

14.
玄武湖是南京著名的淡水湖。某同学对玄武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1)澄清透明的玄武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以利用 (填字母)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
A.酚酞溶液B.石蕊溶液C.pH试纸
(3)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观察现象。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5.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列出的18种元素中,有  ▲ 种属于金属元素。
(2)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数。某粒子结构示
意图为,该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 周期。
(3)观察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在下图中填空: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CO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探究。

(1)写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a. b.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O,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写出B装置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②某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并检验 CO2的有关性质。此时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你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有 (填字母)。
A.产生的CO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产生的CO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4)若B中烧杯内盛有含氢氧化钙0.37 g的石灰水,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17.
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 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_________等气体污染物。
(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下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 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 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①上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________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18.
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指出图示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4)如果小华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A.装入试剂瓶时,烧杯内残留少量液体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D.称量纸上残留少量氯化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