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2015年5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并向中国专利技术局申请了专利,该物质被CAS登记为第6000万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属于化合物 B. M由42个原子构成
C. 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 M由六种元素组成
A. M属于化合物 B. M由42个原子构成
C. 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 M由六种元素组成
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
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b>a=c |
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
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2SO4(NaOH) | 稀硫酸 | 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
B | NaCl(Na2CO3) | BaCl2溶液 |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
C | KCl(K2CO3) | 稀盐酸 | 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D | CaO(CaCO3) | 稀盐酸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5.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健康 |
① 除锈迹—用醋酸② 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③ 硬水软化—用肥皂水④ 去手上油渍—用汽油溶解 |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②人体摄入过量食盐—引起高血压③人体缺铁—引起贫血④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
C.化学中常见的“三” | 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 |
①工业上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②三大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三种还原性物质—碳、氢气、一氧化碳④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 ①酸溶液通常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氧化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
A.A B.B C.C D.D
7.
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清除可燃物 |
9.
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盐 |
B.E转变为B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
2.选择题- (共2题)
10.把下面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
①它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过程和史实
②军事文学与兵书、生活都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③而且还表达了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④它不仅从兵书战策中获得智慧
⑤因此军事是形象化的兵书
⑥更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融入情节和历史
3.填空题- (共2题)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

(1)写出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
(2)可通过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G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填“长”或“短”)导管口进入。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与NaOH反应。

①小组同学分析实验装置后,发现用E装置收集CO2有明显不足,需将装置E中的导管___________(填“a”或“b”)加长至接近集气瓶底部方可。
②改进装置,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到装置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装置E收集满CO2,同时证明CO2 能H2O发生反应。
③当装置E中收集满CO2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50 ml浓NaOH溶液压入装置E中,观察到装置F导管内液柱逐渐上升的现象时,即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但有同学认为此现象是CO2溶于水的结果,为了进一步证明CO2 与NaOH确实反应了,你在上述现象结束后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
(2)可通过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G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填“长”或“短”)导管口进入。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与NaOH反应。

①小组同学分析实验装置后,发现用E装置收集CO2有明显不足,需将装置E中的导管___________(填“a”或“b”)加长至接近集气瓶底部方可。
②改进装置,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到装置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装置E收集满CO2,同时证明CO2 能H2O发生反应。
③当装置E中收集满CO2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50 ml浓NaOH溶液压入装置E中,观察到装置F导管内液柱逐渐上升的现象时,即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但有同学认为此现象是CO2溶于水的结果,为了进一步证明CO2 与NaOH确实反应了,你在上述现象结束后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
(1)现有H、O、C、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①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_______
②汽水中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
④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___________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①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
②小明用微观示意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____7(填“>”、“<”或“=”)。
③请你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满足反应④能够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①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_______
②汽水中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
④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___________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①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
②小明用微观示意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____7(填“>”、“<”或“=”)。
③请你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满足反应④能够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