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NaOH 猜想2:是NaHCO3 猜想3:是Na2CO3
你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反思与评价)(3)实验之后,该小组对实验进行反思。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NaOH 猜想2:是NaHCO3 猜想3:是Na2CO3
你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反思与评价)(3)实验之后,该小组对实验进行反思。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图1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示意图。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我国南海海岛众多,但淡水资源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原理如图3所示。

①在相同时间内,海岛上晴好天气比阴雨天气制得淡
水更多,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某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利用该装置将1000kg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测定发现,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原来海水的十倍,则可得到的淡水为___kg;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剩余海水是_________(填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确定”)。
(1)图1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示意图。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B.通过沙滤池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 |
C.通过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和有臭味物质 | ||
D.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
(3)我国南海海岛众多,但淡水资源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原理如图3所示。

①在相同时间内,海岛上晴好天气比阴雨天气制得淡
水更多,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某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利用该装置将1000kg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测定发现,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原来海水的十倍,则可得到的淡水为___kg;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剩余海水是_________(填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确定”)。
3.计算题- (共1题)
3.
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100.0 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gNO3+HCl=AgCl↓+HNO3,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1)Ag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Ag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推断题- (共1题)
4.
如图所示,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化学式:A ,D ;
(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
(3)B→F的化学方程式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写出化学式:A ,D ;
(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
(3)B→F的化学方程式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5.单选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4题)
8.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
(3)D中X=________;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
(3)D中X=________;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9.
通过一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比较干燥的的C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收集的气体中常含有一些氯化氢气体(HCl),这是由于盐酸具有 性。若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其操作是 。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比较干燥的的C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收集的气体中常含有一些氯化氢气体(HCl),这是由于盐酸具有 性。若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其操作是 。
10.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分子 ;氦气 ;铵根离子 。
(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 ;
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
(1)2个氯分子 ;氦气 ;铵根离子 。
(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 ;
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