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省南平市剑津片区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19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探究,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将3.0g KClO3与1.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 g KClO3与1.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中Ⅱ中x的值应为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MnO2的催化能力比CuO强。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和可选装置如下: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应该是    (填编号);
实验结论:乙探究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2.流程题(共1题)

2.
氯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业碳酸钙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氧化铁及一些不与酸碱反应的难溶性物质,以这种工业碳酸钙为原料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由步骤①可判断盐酸与原料中的物质反应生成的两种氯化物是
(2)步骤③得到的滤渣含有氢氧化铁,请写出步骤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④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 ;步骤⑤利用盐酸具有    性,蒸发过程中,除去过量的盐酸。

3.推断题(共1题)

3.
小明做化学作业的时候遇到麻烦了,请你来帮忙。下图是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两处的卡片尚未粘贴。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贴上的卡片是   (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是一种 (选填“酸”、“碱”或“盐”);
(3)A处卡片中的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A处卡片中的物质与B处卡片中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
①Fe2O3② Mg ③ Ag ④NaOH

4.计算题(共1题)

4.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单选题(共9题)

5.
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有导电性B.金刚石硬度大
C.氧气常温下呈气态D.氧气能助燃
6.
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157℃)、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用途与普通水可能不同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D.分子不再运动
7.
2016年冬天俄罗斯近40个地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过氧乙酸能杀灭甲型流感等病毒.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2H3O3
B.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相对分子质量是66
8.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是()
A.Ag、Cu、FeSO4
B.Fe、CuSO4、AgNO3
C.AgNO3、Cu、FeSO4
D.Fe、Cu、Ag、H2SO4
9.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量筒
10.
下列实际应用中,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B.用酸洗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蚊子能分泌出蚁酸)止痒
11.
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
A.Na2SO4B.KNO3 C.Ca(H2PO42D.NH4HCO3
12.
生产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木制桌椅B.塑料玩具C.玻璃酒杯D.黄金戒指
13.
下列灭火方法合理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水浇灭
D.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6.填空题(共3题)

14.
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1所示,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2所示,氮化铝的化学式为
(4)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 性;
1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物质.这两种物质都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
(2)在自行车表面喷一层油漆可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CO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写出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请写出图二中A 点的表示意义  ;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可多选)。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乙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4)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7.实验题(共2题)

17.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员提供了如下器材和若干化学药品,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邀请你一同参加。

(1)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且操作相对简易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前先将气体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X是   ,气体通过H时应从    (填“b”或“c”)端进入。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2)经百度可知,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的碱性越强。某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请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  
(4)根据以上信息,若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