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立即盖上玻璃片,用手压住玻璃片,充分振荡后将集气瓶倒置,松开手,观察到,玻璃片没有掉落,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上现象。
2.
为了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说明理由。
(2)自选四种试剂,另外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1)该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说明理由。
(2)自选四种试剂,另外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3.
为了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气体加压储存在钢瓶中。
(1)储存和运输氧气钢瓶时,严禁与易燃气体钢瓶混合存放,以防气体泄漏发生猛烈爆炸事故。分析混合存放可能发生爆炸的原因。
(2)使用氧气钢瓶时,若氧气钢瓶的瓶嘴上沾有油污,打开减压阀,高压氧气喷出后油污会自燃。解释油污自然的原因。
(1)储存和运输氧气钢瓶时,严禁与易燃气体钢瓶混合存放,以防气体泄漏发生猛烈爆炸事故。分析混合存放可能发生爆炸的原因。
(2)使用氧气钢瓶时,若氧气钢瓶的瓶嘴上沾有油污,打开减压阀,高压氧气喷出后油污会自燃。解释油污自然的原因。
2.计算题- (共1题)
4.
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最终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6g氧化铁完全反应最多生成铁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当16g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粉末时停止加热,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测得黑色粉末中有2.8g铁,还有一种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是黑色)。计算确定黑色粉末中的氧化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6g氧化铁完全反应最多生成铁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当16g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粉末时停止加热,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测得黑色粉末中有2.8g铁,还有一种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是黑色)。计算确定黑色粉末中的氧化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
3.单选题- (共12题)
13.
下表是人体内某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液体 | 胃液 | 唾液 | 胆汁 | 血浆 |
pH | 0.9-1.5 | 6.6-7.1 | 7.1-7.3 | 7.35-7.45 |
A.胃液 | B.唾液 | C.胆汁 | D.血浆 |
4.填空题- (共4题)
17.
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2)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C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 、 。

(1)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2)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C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 、 。
18.
铁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地球上的铁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 的形式存在。可用于炼铁的一种矿石是 。
(2)用生铁制防盗门而不用纯铁的主要原因是 。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 ,喷漆前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地球上的铁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 的形式存在。可用于炼铁的一种矿石是 。
(2)用生铁制防盗门而不用纯铁的主要原因是 。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 ,喷漆前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水中的不溶物杂质可采用____的方法;水中的色素、异味可用______吸附,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
(2)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此证明水是由___组成的。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水中的不溶物杂质可采用____的方法;水中的色素、异味可用______吸附,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
(2)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此证明水是由___组成的。
20.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 >”、“ =”、“<”) 氯化钾的溶解度。
(3)要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外的方法是 。
(4)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 >”、“ =”、“<”) 氯化钾的溶解度。
(3)要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外的方法是 。
(4)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5.实验题- (共1题)
21.
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什么?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什么?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