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北京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7127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2Cl--2e-=Cl2
2.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是水解反应
3.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4.
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 I2

2.选择题(共6题)

5.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6.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
7.

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8.目前,海峡两岸虽未统一,但青海玉树大地震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表示愿意帮助青海玉树的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慈善援助方面,更是连接了两岸的人心,“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的古训得到了事实印证。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9.目前,海峡两岸虽未统一,但青海玉树大地震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表示愿意帮助青海玉树的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慈善援助方面,更是连接了两岸的人心,“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的古训得到了事实印证。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10.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包括藏戏在内的众多古老藏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得到创新。随着经济、交通等的发展,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它成为人们认识西藏、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发展藏文化
①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  
②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合作,实现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为民族平等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验题(共2题)

11.
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①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处FeSO4·7H2O。
②将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
③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
④煅烧FeCO3,得到FeCO3固体
已知: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
(1 )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________
(3 )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中,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42操作是是__________。
(5)已知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3+O22Fe2O3+4CO2,现煅烧464.0kg
的FeCO3,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CO3的质量是___kg。(摩尔质量/g·:FeCO3 116g·mol1  Fe2O3 160g·mol1  FeO 72g·mol1
12.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