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7.
现有a、b、c三种金属,a、b分别与稀硫酸,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的现象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 b |
与稀硫酸作用 | 无反应 | 溶解并放出气体 |
与c的硝酸银溶液作用 | 表面上析出c | 表面上析出c |
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b、a | B.a、b、c | C.b、a、c | D.a、c、b |
12.
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A.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
B.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 |
C.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最好记录 |
D.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药品随意拿出实验室 |
2.填空题- (共4题)
14.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内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物质类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_________;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
(3)(NH4)3SO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2H2S+SO2═2S+2H2O,反应前后碘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
(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S+_________NaOH═_________Na2SO4+_________+_________H2O.
测试类别 S化合价 | 氧化物 | 单质 | ① | 酸 | 氧 |
+8 | ﹣ | ﹣ | SiO2 | H2SO4 | Na2SO4Cu2SO4FeSO4(NH4)2SO4 |
② | ﹣ | ﹣ | SiO2 | SiO2 | Na2SO4 |
0 | ﹣ | ﹣ | ﹣ | | |
﹣2 | H2S | ﹣ | ﹣ | H2S | Na2S |
(1)填写表中内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物质类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_________;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
(3)(NH4)3SO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2H2S+SO2═2S+2H2O,反应前后碘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
(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S+_________NaOH═_________Na2SO4+_________+_________H2O.
15.
查阅资料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PET中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01号塑料主要用于制作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不宜长期重复使用(耐热至70℃)
(2)PVC与HPE对比,其是组成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元素,03号塑料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
(3)05号塑料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代号 | ![]() | ![]() | ![]() | ![]() |
名称 | 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 | 高密度聚乙烯 | 聚氯乙烯 | 聚丙烯 |
化学式 | (C10H8O4)n | (C2H4)n | (C2H3Cl)n | (C3H6)n |
用途 |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等 | 雨衣、建材、塑料瓶等 | 微波炉餐盘,果汁饮料瓶等 |
(1)PET中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01号塑料主要用于制作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不宜长期重复使用(耐热至70℃)
(2)PVC与HPE对比,其是组成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元素,03号塑料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
(3)05号塑料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6.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___.
(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____________,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____________,每____________结合生一个氧分子.
(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


(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___.
(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____________,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____________,每____________结合生一个氧分子.
(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
1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 ②
(2)实验室可加热KMnO4固体制取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一种即可)
(3)实验室可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选用C装置,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此时Zn时用放置于 .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 ②
(2)实验室可加热KMnO4固体制取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一种即可)
(3)实验室可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选用C装置,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此时Zn时用放置于 .
3.实验题- (共2题)
18.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分析二: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单酸晶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酸性KMnO4溶液是H2SO4与KMnO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
(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发出白光,发出热量 | 燃烧是_______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
(2) ![]() | 镁表面_______铜无明显变化 | 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
(3)![]()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4)![]() |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_______色 | 发生了化学变化 |
分析二: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单酸晶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酸性KMnO4溶液是H2SO4与KMnO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
(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常温下,KNO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
(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
(3)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设计提纯步骤)
(1)选取样品(95gKNO3和5gNaCl的混合物)
(2)配制8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6.2mL,水的密度约为1g•mL﹣1)
(3)降温至20℃
(4)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为了证明(4)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KNO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铬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 ,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计算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约为 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 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 .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 S≥10g | 1g≤S<10g | 0.01g≤S<1g | S<0.01g |
溶解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1)常温下,KNO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
(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
(3)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设计提纯步骤)
(1)选取样品(95gKNO3和5gNaCl的混合物)
(2)配制8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6.2mL,水的密度约为1g•mL﹣1)
(3)降温至20℃
(4)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为了证明(4)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KNO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铬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 ,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计算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约为 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 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