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天然碱样品,其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他们是一对“好兄弟”,小明对他们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20 ℃时,碳酸钠溶解度是21.5克,碳酸氢钠溶解度是9.6克。
(2)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H2O
(3)Ca(HCO3)2 +Na2CO3= CaCO3↓+2NaHCO3
(4)CaCl2 稀溶液与 NaHCO3稀溶液混合无沉淀、与Na2CO3稀溶液混合有沉淀
Ⅰ.了解他们的性质
(1)有道菜叫猪肚炒大蒜,猪肚美味又营养,但最大的烦恼就是难以清洗,人们常加入碳酸钠来去除油腻和异味,这是利用其溶液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
(2)20 ℃时,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看到白色浑浊,小明经过推理可能发生化合反应,则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钠盐均溶于水,为什么浑浊呢?查阅资料:白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

试回答:① 结论:_______(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质 ;
②写出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样品的成分
【提出问题】天然碱样品含有什么成分?
【假设猜想】
假设一:天然碱成分为碳酸氢钠;
假设二:天然碱成分为碳酸钠;
假设三:天然碱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下列操作可选药品:NaOH溶液、 稀盐酸、 Ca(OH)2溶液、 CaCl2溶液
【结论】假设一成立
Ⅲ.记录变化的过程
(1)若该样品为碳酸氢钠,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16.9克),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混合物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2)小明同学在数据分析时发现,若依据上述操作及图表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比真实值大,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1)20 ℃时,碳酸钠溶解度是21.5克,碳酸氢钠溶解度是9.6克。
(2)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H2O
(3)Ca(HCO3)2 +Na2CO3= CaCO3↓+2NaHCO3
(4)CaCl2 稀溶液与 NaHCO3稀溶液混合无沉淀、与Na2CO3稀溶液混合有沉淀
Ⅰ.了解他们的性质
(1)有道菜叫猪肚炒大蒜,猪肚美味又营养,但最大的烦恼就是难以清洗,人们常加入碳酸钠来去除油腻和异味,这是利用其溶液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
(2)20 ℃时,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看到白色浑浊,小明经过推理可能发生化合反应,则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钠盐均溶于水,为什么浑浊呢?查阅资料:白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

试回答:① 结论:_______(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质 ;
②写出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样品的成分
【提出问题】天然碱样品含有什么成分?
【假设猜想】
假设一:天然碱成分为碳酸氢钠;
假设二:天然碱成分为碳酸钠;
假设三:天然碱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下列操作可选药品:NaOH溶液、 稀盐酸、 Ca(OH)2溶液、 CaCl2溶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操作一:取天然碱样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如果操作一有沉淀,则进行操作二) | 无沉淀出现 | 假设一成立 |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观察。 | __________ | 假设二成立 |
现象略 | 假设三成立 |
【结论】假设一成立
Ⅲ.记录变化的过程
(1)若该样品为碳酸氢钠,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16.9克),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混合物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2)小明同学在数据分析时发现,若依据上述操作及图表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比真实值大,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2.
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 B.对人物贡献的认识 |
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部分铜制造汽车零部件 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 理利用和保护 | ①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②拉瓦锡:电解水法测定水的组成 |
C.常见物质的鉴别 | D.对安全的认识 |
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②纯碱和烧碱——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以食用 |
A. A B. B C. C D. D
4.
某净水丸分内外两层,对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水中,外层的优氯净(C3O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会将水中的余氯(HClO等)除去。下列关于该净水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优氯净由5种元素组成
B.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经过净水丸处理过的水为纯净物
D. 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是:Na2SO3+ HClO=Na2SO4+ HCl,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A. 优氯净由5种元素组成

B.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经过净水丸处理过的水为纯净物
D. 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是:Na2SO3+ HClO=Na2SO4+ HCl,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5.
小宇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②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③置换反应中一定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⑤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⑦合金属于合成材料。其中错误的是
A.②④⑤ | B.②③⑦ | C.①⑤⑥⑦ | D.②④⑤⑦ |
6.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3H;② Fe3+;③
;④ SO3
①3H;② Fe3+;③

A.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
B.②中数字“3”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
C.③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
D.④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
7.
下列除杂的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物 质 | 所选试剂和操作 |
A | FeSO4溶液(CuSO4) | 加过量锌粉、过滤 |
B | KCl固体(K2CO3) | 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CuO固体(Cu)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O(H2O、CO2) |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8.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试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
B. 从b点到c 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 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D. bc段反应为2Cu +O2 +2H2SO4
2CuSO4 + 2H2O

A. 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
B. 从b点到c 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 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D. bc段反应为2Cu +O2 +2H2SO4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四氧化三铁生成 |
B.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气味 |
C.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 |
D.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l︰2 |
1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仍是饱和溶液 |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2℃将至a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12.
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
B.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
D.医疗上,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
13.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NO3)2、Ba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SO4,一定含有Ba(NO3)2、BaSO4、Na2CO3 |
B.白色沉淀A中含有BaCO3和BaSO4 |
C.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KCl可取白色沉淀E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
D.无色溶液F中最少有4种离子 |
3.填空题- (共2题)
15.
某矿石由MgO、Fe2O3、CuO、SiO2组成,先将矿石粉碎,再用它制备氢氧化镁,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工艺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
(3)写出得到溶液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出沉淀SiO2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
(5)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容许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1)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工艺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
(3)写出得到溶液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出沉淀SiO2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
(5)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容许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 | Fe(OH)3 | Cu(OH)2 | Mg(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4.2 | 8.6 |
完全沉淀的pH | 3.2 | 6.7 | 11.1 |
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16.
(1)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语言工具。现有“C、H、O、Ca、Na”五种元素,请按下列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
③常用的食品干燥剂______________; ④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的盐是______
(2)如图是某品牌电饭煲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饭煲的外盖是塑料做的,制作时应选择_______塑料。(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③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
④把煮好米饭的盖子打开,从内盖上淌下来的的水是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
③常用的食品干燥剂______________; ④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的盐是______
(2)如图是某品牌电饭煲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饭煲的外盖是塑料做的,制作时应选择_______塑料。(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③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
④把煮好米饭的盖子打开,从内盖上淌下来的的水是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实验题- (共1题)
17.
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j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取d、e、i、j、k五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在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除了选用了仪器b、g 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写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琪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上述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小琪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学生想要通过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来探究氨水具有碱性,而氨气不具有碱性。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滤纸条用酚酞试液浸泡并晾干)
[资料] NH4HCO3
NH3↑+H2O+CO2↑ 2NH3+H2SO4 ====(NH4)2 SO4

试分析: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Ⅰ.干燥气体;Ⅱ.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同学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写出仪器的名称:j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取d、e、i、j、k五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在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除了选用了仪器b、g 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写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琪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上述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小琪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学生想要通过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来探究氨水具有碱性,而氨气不具有碱性。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滤纸条用酚酞试液浸泡并晾干)
[资料] NH4HCO3


试分析: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Ⅰ.干燥气体;Ⅱ.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同学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