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69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8

1.推断题(共1题)

1.
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酒精
溶解度


 
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那么氢氧化钠应______ 保存.
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 
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______ 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
实验乙中,120mL酒精______ 填“能”或“不能”换成水,原因是______ .
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______ mL.
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写一条

3.计算题(共1题)

3.
向16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40g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g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g。
(2)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选择题(共2题)

4.今年的元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12月20日是星期{#blank#}1{#/blank#}.
5.下列铁路干线中,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5.单选题(共5题)

6.
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有酯类物质生成。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乙酸乙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乙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
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B.46%C.50%D.55%
8.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
D.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 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氧化钙
石灰石
高温
B
稀盐酸
稀硝酸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D
氮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
 
A.AB.BC.CD.D
10.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Mg、p、Ag
B.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C.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6.填空题(共5题)

11.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C元素的单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
(1)A元素的名称  ;(2)B元素组成单质的符号
(3)3个D离子    ;(4)C、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2.
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3.
黄铜是以Zn主要元素,添加元素铜的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溶液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1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选序号).
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
15.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待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部分溶解.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问题: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6.
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Na2O2+2CO2═2Na2CO3+O2,2Na2O2+H20═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的作用是
(4)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 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3实验:

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