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①铁丝、②铜丝、③银丝、④稀硫酸、⑤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进行实验】选用上述的药品________(填字母序号)就能一次性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
【做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_____7(填“>”或“=”或“<”),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_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进行实验】选用上述的药品________(填字母序号)就能一次性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⑤ |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
【做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_____7(填“>”或“=”或“<”),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_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2.单选题- (共11题)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因此带电的微粒就是离子 |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
7.
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 |
B.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
C.属于无机化合物 |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g |
9.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g | B.100g | C.150g | D.200g |
10.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生活常识: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明矾可用于净水。 |
B.安全常识: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石灰水中和。 |
C.环保常识: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化肥农药施放多一些没关系;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D.健康常识: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不能吃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
11.
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SO42-、Mg2+、Ca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④⑤①③ | B.②⑤④①③ | C.⑤②④③① | D.⑤④②③① |
12.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
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
3.填空题- (共4题)
13.
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答: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答: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答: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答: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4.
已知A、B、C、D、E分别是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镁和氧化镁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一定条件下B可以生成A,其余相互连线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B可以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反应的类型不含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B可以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反应的类型不含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15.
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2)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____。
(3)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___。
(4)B中含有少量的A,为提纯B可采用方法是________。
(5)把100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

(1)在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2)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____。
(3)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___。
(4)B中含有少量的A,为提纯B可采用方法是________。
(5)把100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7.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
Na2CO3+H2O+CO2↑ ②NH4HCO3
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