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实验装置来探究鸡蛋壳里含有CO
(以CaCO3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探究。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若鸡蛋壳里含有CO
,实验时广口瓶中一定会产生气泡,玻璃片上石灰水会变浑浊,据此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进行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各自的实验中均看到广口瓶中产生气泡,小明还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变浑浊,而小红却未看到。他们很好奇,于是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小红的实验中,玻璃片上的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做出猜想】
小红猜想:可能鸡蛋壳中含有铁等较活泼金属,而不含CO
;
小明猜想:可能是小红实验所用的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挥发出HCl气体。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______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小红分别取适量等体积的自己实验所用的盐酸a和小明实验中所用的盐酸b于两支试管中,试管内各盛有同一鸡蛋壳的碎片,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并分别将导管伸入AgNO3溶液中,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甲、乙两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同时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没有,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盐酸a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盐酸b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时也说明了鸡蛋壳中含有CO
的可能性。
【反思应用】
(1)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____(填“稀”或“浓”)盐酸。
(2)实验中发现,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鸡蛋壳碎片比大块鸡蛋壳更剧烈,说明增大反应物____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若鸡蛋壳里含有CO

【进行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各自的实验中均看到广口瓶中产生气泡,小明还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变浑浊,而小红却未看到。他们很好奇,于是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小红的实验中,玻璃片上的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做出猜想】
小红猜想:可能鸡蛋壳中含有铁等较活泼金属,而不含CO

小明猜想:可能是小红实验所用的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挥发出HCl气体。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______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小红分别取适量等体积的自己实验所用的盐酸a和小明实验中所用的盐酸b于两支试管中,试管内各盛有同一鸡蛋壳的碎片,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并分别将导管伸入AgNO3溶液中,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甲、乙两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同时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没有,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盐酸a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盐酸b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时也说明了鸡蛋壳中含有CO

【反思应用】
(1)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____(填“稀”或“浓”)盐酸。
(2)实验中发现,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鸡蛋壳碎片比大块鸡蛋壳更剧烈,说明增大反应物____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单选题- (共4题)
3.
缺乏维生素A(化学式为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286g |
B.维生素A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
C.维生素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3.9% |
D.维生素A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 |
3.填空题- (共6题)
6.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 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盐酸⑤硝酸钾⑥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
(6)属于化石燃料是 。
(1)能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
(6)属于化石燃料是 。
7.
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核外有_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__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是否属于稳定结构_____(填“是”或“否”)。

8.
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2H2O=Ca(OH)2+2H2↑,NaH与CaH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放入水中,生成新物质A和B,A为化合物,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9.
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XOy),一学生利用实验作进一步分析,过程及数据如下。(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
ⅰ.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
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g,过程ⅱ中固体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29g铁矿粉所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g,氧元素的质量为 g。
(4)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 。
ⅰ.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
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g,过程ⅱ中固体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29g铁矿粉所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g,氧元素的质量为 g。
(4)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 。
10.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填空:

(1) 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减小的是_____;在___℃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
(2) 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 由该溶解度曲线可知,从a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物质,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1) 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减小的是_____;在___℃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
(2) 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 由该溶解度曲线可知,从a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物质,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11.
归纳、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现有A~F六种物质,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七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A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E、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图: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1)上述七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A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E、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图: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