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1题)
1.
央视3.15曝光了一种不该喂食给动物的新“瘦肉精”—喹乙醇(化学式为C12H13N3O4)。关于喹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属于氧化物 | B.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
C.相对分子质量为263g | D.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名称) |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粗盐样品仅含NaCl和MgCl2,为探究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小组取了10g样品,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20g5%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相关数据如图。

(1)实验室要配制2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g,需量取水的体积为 mL;
(2)请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3)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1)实验室要配制2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g,需量取水的体积为 mL;
(2)请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3)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红、芳芳两位同学分别作了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所做的实验无现象。写出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讨论)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②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①NaHCO3、NaCl、Na2CO3; ②NaHCO3、NaCl; ③NaHCO3、NaCl、HCl。
芳芳同学认为猜想③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
(实验设计)确定芳芳同学实验是否生成碳酸氢钠,并证明反应后的产物。
(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_____。

(实验现象)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所做的实验无现象。写出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讨论)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②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①NaHCO3、NaCl、Na2CO3; ②NaHCO3、NaCl; ③NaHCO3、NaCl、HCl。
芳芳同学认为猜想③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
(实验设计)确定芳芳同学实验是否生成碳酸氢钠,并证明反应后的产物。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①正确 |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_____溶液。 | _____ |
(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7.
已知金属M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查找资料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原子量为x,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若要求得金属M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数据可以是
A.(1)(2)(3)(4) |
B.(2)(3)(4)(5) |
C.(1)(2)(3)(5) |
D.(1)(3)(4)(5) |
10.
己知某反应的表达式为“A+B→C+D”,若C、D分别表示盐和水,则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可能放热 B. 一定有酸参加反应
C. 生成的盐一定难溶于水 D. 一定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A. 反应可能放热 B. 一定有酸参加反应
C. 生成的盐一定难溶于水 D. 一定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5.填空题- (共10题)
13.
实验室里,少量白磷常放在水里保存,而不直接放在空气里保存。据此推测白磷可能具有的性质的是_____
A.它的熔点低 | B.它的密度比水小 | C.它易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 | D.________ |
14.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右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B中含钡元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物质C为_________;D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
(2)B转化为A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物质C为_________;D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
(2)B转化为A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5.
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12:00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
B.10:00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
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
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数目相等 |
16.
2016年11月,我国用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州十一号,且载人飞船顺利返回。试回答:

(1)神州十一号飞船的“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填字母);
(2)铝锂合金是制造天宫二号的主要材料。
①图1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②图2中的四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它们表示的元素与铝元素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_;

(3)宇航员在天宫实验室中顺利地完成了养蚕种菜的实验。
①实验发现蚕宝宝在失重的条件下吐出了蚕丝。鉴别蚕丝属于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在天宫实验室种植的是大叶生菜,最好施加化肥的种类是____肥(选填“氮”、“磷”或“钾”)。
2016年11月,我国用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州十一号,且载人飞船顺利返回。试回答:

(1)神州十一号飞船的“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填字母);
A.氮气 | B.氧气 | C.水蒸气 | D.二氧化碳 |
①图1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②图2中的四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它们表示的元素与铝元素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_;

(3)宇航员在天宫实验室中顺利地完成了养蚕种菜的实验。
①实验发现蚕宝宝在失重的条件下吐出了蚕丝。鉴别蚕丝属于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在天宫实验室种植的是大叶生菜,最好施加化肥的种类是____肥(选填“氮”、“磷”或“钾”)。
17.
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的文字部分:
(1)庐山瀑布的主要成分是水_____________;
(2)金山金矿含有金元素____________;
(3)婺源辣椒中含辣椒碱,碱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
(4)丰城煤矿的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中硫显+4价_____________。
(1)庐山瀑布的主要成分是水_____________;
(2)金山金矿含有金元素____________;
(3)婺源辣椒中含辣椒碱,碱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
(4)丰城煤矿的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中硫显+4价_____________。
18.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3)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3)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测量 项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烧杯中水的体积 |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 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 |
体积/mL | 80.0 | 46.4 | 126.0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1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_____


A.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 |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 |
C.敞口放置的浓盐酸 |
D.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填一种溶液) |
20.
下列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图表和图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固体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
②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如图2所示。据此推断,图1中
℃___20℃(填“>”、“<”或“=”);
(2)某烧杯中盛有60℃一定质量的甲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甲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思考:50℃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3)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请在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

(1)甲、乙两种固体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
②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如图2所示。据此推断,图1中

(2)某烧杯中盛有60℃一定质量的甲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甲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 55 | 50 | 40 | 30 | 20 |
析出固体甲的质量/![]() | 0 | 0 | 2.0 | 4.5 | 8.4 |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思考:50℃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3)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请在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

22.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Ⅲ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 (填化学式)。

(1)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Ⅲ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 (填化学式)。
6.实验题- (共1题)
23.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从_____(选填“c”或“d”)端进入;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制取甲烷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如选择D装置收集甲烷,证明甲烷气体收集满了的方法(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从_____(选填“c”或“d”)端进入;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制取甲烷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如选择D装置收集甲烷,证明甲烷气体收集满了的方法(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