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可由反应2NaOH+X=NaClO+NaCl+H2O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使用洗洁精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选填“溶解”或“乳化”)作用。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和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填化学符号),当滤渣中有Ag和Cu时,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的情况是_____(填化学式)。
(1)生活中“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可由反应2NaOH+X=NaClO+NaCl+H2O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使用洗洁精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选填“溶解”或“乳化”)作用。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和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填化学符号),当滤渣中有Ag和Cu时,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的情况是_____(填化学式)。
2.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以燃烧的“冰”﹣﹣“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甲烷中氢为+l价,碳为_____价。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 B 可燃冰 C 酒精 D 汽油
(5)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6)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1)可燃冰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甲烷中氢为+l价,碳为_____价。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 B 可燃冰 C 酒精 D 汽油
(5)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6)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样品硝酸钾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氯化钾.为了测定其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10g该样品加入58.87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34g硝酸银溶液;过滤、烘干称得沉淀为2.87g.根据实验计算:
(1)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最分数为多少_____?
(1)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最分数为多少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D、E、F分别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A→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A→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2)C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_____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2)C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_____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 结论:滤渣B中有 Fe2O3,CaCO3。 实验操作中Fe2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滤液C中有__________; 滤液C中的物质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1题)
8.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7.6 | 2.0 | 0.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3.2 | X | 5.8 | 0.4 |
A.X=0.4 |
B.丁一定是单质 |
C.甲和乙是反应物 |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C.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11.
下列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 |
15.
“吃的营养”和“吃的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吃烧烤食品对成长大为有利 |
B.过量摄入微量元素对身体有益 |
C.常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有利于健康 |
16.
将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3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 g沉淀。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2% | B.24% | C.36% | D.50% |
6.填空题- (共4题)
18.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9.
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 用洗菜水浇花
C 用洗衣水冲厕所 D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
②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在t3℃要配成等质量的甲、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甲和丙的质量为甲_____丙(填<>=)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 用洗菜水浇花
C 用洗衣水冲厕所 D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
②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在t3℃要配成等质量的甲、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甲和丙的质量为甲_____丙(填<>=)
20.
某化学小组欲配制49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为它们提供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1)通过计算,需要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g。
(2)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
(3)A和B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操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填“A”或“B”)。

(4)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1)通过计算,需要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g。
(2)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
(3)A和B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操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填“A”或“B”)。

(4)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