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已知锌能与稀硫酸(稀硫酸为H2SO4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向20g含杂质的锌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把锌样品加入稀硫酸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锌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
(3)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1)把锌样品加入稀硫酸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锌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
(3)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2.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①白磷是可燃物,②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F装置集气瓶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①白磷是可燃物,②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F装置集气瓶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3.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陶瓷烧制 |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 | ![]() | ![]() | ![]() |
A. A B. B C. C D. D
7.
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右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
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 |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
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 |
9.
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将盘子上的油洗掉,属于乳化现象 |
B.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天气 |
C.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单质 |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10.
实验室要用已称量好的4g氯化钠固体配制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
B.所配制的溶液质量为50g,需量取46mL的水 |
C.量取水时仪器应选用10mL量筒(有10mL、50mL和100mL量筒供选择)和胶头滴管 |
D.配制过程中若有少量氯化钠固体洒落,则会使配制出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
11.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
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
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 |
13.
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4.
2017年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火灾。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此次事件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如果厨房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
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
15.
古语说:“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燃烧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6.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
17.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 D.注射器内有液体 |
18.
在实验室中,鉴别下列两种物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要求 |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 区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 区分蒸馏水和碳酸饮料 |
方案 |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加水 | 伸入燃着的木条 | 加紫色石蕊试液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5题)
23.
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四种物质中都含有X元素,已知:
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②A为单质,B、C、D为化合物;
③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④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B;
⑤人吸入D会发生煤气中毒,D与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B。
请回答:
(1)X元素属于___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铁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煤气中毒,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B.煤不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煤气中毒是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的
D.要将煤气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救助
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②A为单质,B、C、D为化合物;
③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④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B;
⑤人吸入D会发生煤气中毒,D与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B。
请回答:
(1)X元素属于___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铁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煤气中毒,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B.煤不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煤气中毒是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的
D.要将煤气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救助
24.
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受热后的生成物___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5)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 (6)标出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受热后的生成物___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5)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 (6)标出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5.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由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二);
(2)维生素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维生素C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1)维生素C由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二);
(2)维生素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维生素C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6.
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
(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循环如图1所示, A、B两物质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4)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 河水
(5)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6)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请你提出一条节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2)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净化过程可降低河水的硬度 B.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
C.活性炭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 D.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8)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 。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水的沸腾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
(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循环如图1所示, A、B两物质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4)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 河水
(5)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6)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请你提出一条节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2)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净化过程可降低河水的硬度 B.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
C.活性炭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 D.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8)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 。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水的沸腾
27.
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农村环境得到改善,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国家对农村沼气池改造等投入了大量补贴。其中,针对沼气池改造,自2003年开始,国家就投入了404亿元,一定程度上让农村的沼气事业迅速发展,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村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2017年度山东省农村沼气工程项目共30个,总投资46595万元。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之一)。
(2)在煤矿的矿井里有时会逸出甲烷气体,若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矿井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之一)。
(2)在煤矿的矿井里有时会逸出甲烷气体,若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矿井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